余杭区司法局“三个结合”推动防疫复工法治宣传

  • 发布日期: 2020-04-01 18:19
  • 浏览次数:

余杭区司法局坚决冲锋法治主阵地,做好依法防控宣传员,“三个结合”推动“防疫复工 法治同行”专项普法宣传活动有声有色。

一、空地结合,构建立体化普法网络。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普法网络串联起来。线上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关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热点重点,因时因势推送“两微一端”信息,编辑《送您一份返程“法”宝》等内容,尤其在防疫关键期做到“政策每日一推、案例每日一讲、法律每日一学”。制作《新冠肺炎疫情下复工复产法律问题解答》动画短视频2则,同步制播公益广告、抖音视频,抖音视频观看量达上万次。线下发挥传统普法优势,回应群众需求,制作相关法治宣传挂图1500余张、普法宣传折页14000余份,邮递至村社。回应复工初期企业法律需求,编写《余杭区企业复工操作指引及疫情防控常见法律问题汇总》,印发6000余册通过亲清服务员(驻企服务员)送进企业。

二、统分结合,组建全面化普法体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推动防疫复工法治宣传内容全覆盖。一是统筹推进,坚决落实属地责任,依托电子电视屏、楼宇广告、村镇横幅、沿街屏幕等载体,24小时滚动播放防疫法治相关视频、标语。结合防疫志愿服务,在车站、农贸市场、超市、地铁站等重点区域,发放法治宣传资料5万余份,宣挂横幅1000余条,营造浓厚依法防控氛围。二是分类施教,引导区普法办成员单位结合本职选“重点”,积极开展刑法、传染病防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结合执法检查同步宣传,发布10余起疫情防控期间典型案例。

三、专群结合,搭建社会化普法矩阵。深入推动普法共同体建设,一方面深化社会力量参与精度,以防疫复工法治宣传为契机,推动普法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挖掘区社会普法组织功能,推动诺力亚律师企业普法团、“沁少年”普法宣讲团开展“云宣传”,建立劳动法律咨询专项微信群,并落实实时在线解答、在线调解等方式,提供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另一方面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广度,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作用,通过400余个“之江法云”法律服务微信群平台,发送普法信息链接、传递政策法规、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打造“梅花姐姐”心理防疫品牌,发挥局调研员梅彩菊心理工作优势,在喜马拉雅频道持续推送依法防疫音频38条,积极参与在线心理咨询服务30余次,形成余杭司法“梅花姐姐”品牌效应。



信息来源: 余杭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