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市司法局切实提升司法行政“慧治”能力
- 发布日期: 2020-04-01 18:14
玉环市司法局大力发展数字法治、智慧司法,扎实推进司法行政信息化能力提升,不断提高工作质效和服务水平。
一、全流程资源调度,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一是一窗受理。针对群众日益多元的法律服务需求,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服务等司法行政资源,在玉城街道设立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业务在前台集中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让群众“最多跑一次”。二是一网服务。针对群众办件往返耗时的问题,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梳理司法行政“网上办”事项38项,实现事项全程网上申请、受理、审批、备案、监管,让群众“最好不用跑”。三是一体延伸。针对部分群众因地区偏远、往返费力的问题,在各9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站设立法律援助事项受理窗口,并配置公共法律智能自助服务机3台,对公民申请法律援助事项进行初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全方位数据整合,提升群众满意程度。一是加强数据在事项办理中的运用,提升公证服务办证效率。对亲属关系、经历等13种公证事项通过部门间数据核查替代审核,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通过一证通办系统进行快速办结。二是加强数据在事后核查中的运用,推进法律援助应援尽援。通过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把事前审批变为事后监管,并通过系统查询、实地核查等方式进行核实。目前通过当事人承诺方式受理援助事项7项,承诺不实的0项。三是加强数据在矫正监管中的运用,保障矫正工作无缝衔接。强化与法院、公安等部门社区矫正监管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审前调查、文书交付、动态管理、违法犯罪等业务网上衔接,今年已通过该平台接收社区服刑人员34人,解矫29人,有效提升社区矫正监管质量。
三、全覆盖绩效评估,提升行政管理效能。一是提升矛盾纠纷预警能力。构筑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分析研判、源头防范等长效机制,分析研判矛盾纠纷70件、涉及金额 412万元,及时把脉、科学定向、精准施策,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提升政务服务办事速度。进一步推行公文无纸化办公,通过“浙政钉”、“浙里办”、浙江司法行政在线办公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协同办理,账号激活率达和日活跃率考核分比率分别达100%和86%,实现了工作人员全覆盖。三是提升绩效考核规范程度。对社区矫正等执法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分解,明确业务清单、制订考核指标、确定考核分值,实现“清单管理、指标填报、考核评判”3个业务闭环,将绩效考核工作串联成线,做到全程留痕,实现管理流、工作流、信息流的深度融合。
信息来源: 玉环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