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区司法局启动“调委会+法庭”联动模式形成纠纷化解合力

  • 发布日期: 2020- 12- 25 15: 07
  • 浏览次数:

奉化区司法局坚持贯彻“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矛盾纠纷化解理念,通过机制联立,信息联通,队伍联育的民事纠纷联动化解工作机制,指导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层级递推、衔接配套的纠纷过滤体系。截至目前,江口、溪口、萧王庙等5家调委会与基层法庭确立双向协助联动机制,成立联动工作室,并陆续进驻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分中心。

一、机制联立,完善联动工作制度。形成调解优先的多层矛盾纠纷过滤机制,根据不同的纠纷类型进行分类调处,按照“简单纠纷就地调,复杂纠纷多元调,重大纠纷联动调”的思路,设置“专员”对案件受理甄别,根据案件性质、难易程度及时分流,对于赡养纠纷、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适宜调解的案件,引导当事人进入调解程序,调解不成的,导入诉讼程序依法解决。压茬落实专人跟踪、包案回访、督察督办等一系列措施,对于需要履行的案件,由人民调解员或经办法官督促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自动履行。探索建立结案时限、满意度测评等制度,实现矛盾纠纷闭环式化解。今年以来,共化解疑难纠纷62件。

二、信息联通,健全联动工作平台。对涉访涉稳等可能影响辖区稳定的纠纷,由镇(街道)政法副书记牵头领导,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综治办等职能部门和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进行分析研判、通力协作,力争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在街道矛调分中心设置独立办公室及巡回审判庭,实现民事纠纷“当场立案、就地调处、巡回审判”。对于双方无法调解,但事实清楚、案情简单的案件,在矛调中心展开巡回审判,当场作出判决。开设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对调解成功达成协议的,引导当事人向巡回审判庭申请司法确认,当场作出民事裁决书,确保调解协议的有效执行。今年以来,已完成司法确认23件,涉案金额达2000万余元。

三、队伍联育,提升联动工作实效。基层法庭定期向司法所提供类型化、可借鉴的案例,司法所组织辖区内人民调解员开展专题案例研讨会,就工作实际进行交流发言,互学互鉴,取长补短。针对人身伤害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劳资纠纷等常见民事纠纷,邀请法官为人民调解员培训授课,进行法律分析,对新颁布的法律进行重点学习,确保调解员法律知识更新频率,提升法律素养。法庭每年选取若干典型案件,适时召开观摩庭,组织人民调解员参与旁听,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员依法、规范、高效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

信息来源: 奉化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