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司法局全力推进合法性审查“双重”全覆盖
- 发布日期: 2020-12-24 17:33
慈溪市司法局根据省厅部署,通过下发实施意见、规范审查流程、实行网上登记等举措,全力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实现地域、事项“双重”全覆盖,为有效解决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提供法治保障。
一、建章立制,绘就推进总蓝图。印发《关于推进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动员会、培训会,明确镇(街道)党委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副书记为具体负责人,司法所为合法性审查具体实施机构。将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机关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及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纳入镇(街道)合法性审查事项目录。目前,全市乡镇(街道)均制发实施方案、明确负责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专业力量,有序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
二、明确标准,制定实操指南书。建立合法性审查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文书、统一归档制度,标准化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制定《慈溪市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流程(参考文本)》《合法性审查工作联系单》等5类合法性审查意见书参考格式文本,确定5+3项审查事项的15项审查依据、32项重点审查内容,规范提起、流转、审查、反馈4个流程,明确工作时限、提交材料清单等具体内容,避免审查要素缺失。同时,组建“慈溪镇街法审群”浙政钉工作群,定期共享最新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本市各类涉法事项典型合法性审查案例,开展线上交流培训,持续提高工作人员审查水平,不断优化合法性审查全过程。
三、应登尽登,形成审查清单表。建立网上统一登记制度,在宁波市范围内率先开发上线合法性审查事项信息网上登记管理平台。将管理平台有关信息的登记情况作为法治建设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网上登记事项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截至目前,全市镇(街道)、市政府工作部门全部入驻登记平台,并落实专人负责相关信息录入工作。同时,改变原来根据台账资料一次性、终局性评定等次的考核方式,依托该平台,采取“日常抽查+定期督查+年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全面提升合法性审查工作的管理实效。自今年9月平台上线以来,已录入合法性审查事项135条,合法性审查机构提出意见39条,被采纳38条;开展日常抽查2次,对4个乡镇(街道)的12条事项提出改进建议。
信息来源: 慈溪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