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司法局当好“三大员”做实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
- 发布日期: 2020- 12- 23 15: 39
南浔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精准对接残疾人法律援助需求,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让困难群众在受援路上“少跑路”。
一是当好普法员,法律宣传有成效。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积极发动局机关、乡镇司法所、法律顾问等力量,组建普法工作小组,定时走访农村、社区。通过“法援惠民生”、“全国助残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服务,营造浓厚助残氛围,提高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友的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优化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线上”融媒体法治文化主阵地,推出普法“云课堂”,结合法治热点,讲法治故事、谈法律解读、以案释法,提升普法宣传实效性和群众参与度,让残疾人更好地理解法律法规。今年以来,共开展普法宣传行动586场,“法律顾问大讲堂”40次,钉钉普法网课直播5次,今年开设的“南浔普法”抖音号多次被列入浙江政法抖音影响力排行榜。
二是当好服务员,法律援助更便捷。积极构建残疾人法律援助大格局,结合法律援助网格化建设,由村(社区)法律顾问担任“法律援助巡逻员”,拉网式摸底排查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法律难点、痛点,并及时与公共法律服务站点进行对接,定人定点给予精准法律援助服务。健全便民服务网络,在法律援助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开通针对残疾人的“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的“三优”原则。坚持从方便受援人的原则出发,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残疾老人上门办理法律援助服务,为听力、语言残疾的受援人提供专业的手语老师,以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17件,提供残疾人法律咨询93人次,挽回经济损失68.2万元。
三、当好质检员,法律服务提质效。梳理公共法律服务“最多跑一次”目录清单,对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精简办事材料、减少办事环节、实行容缺办理、缩短办事时间,全力提升审批、服务效能。严格法律援助“质量关”。对每一件涉及残疾人的法律援助案件实行全程监督,通过旁听庭审、意见征询、电话回访等举措随时掌握案件办理动态。全面开展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和法律咨询满意度测评,对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事项、律师承办援助案件、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咨询,通过现场评价、电话回访等方式开展“一事一评”,确保群众满意度评价贯穿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受理、指派和承办全过程,切实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效,目前“一事一评”群众满意度为100%。
信息来源: 南浔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