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司法局“三渠道”运转实现劳动争议多元化解
- 发布日期: 2020-12-21 09:31
东阳市司法局立足本职,提前谋划,针对年底劳动争议多发现状,集合镇、村、企三大力量,通过“网上办、现场办、联合办”,多渠道拓宽“大调解”格局,高效调处基层劳动争议纠纷,今年以来,共化解劳动纠纷1853起,基层调解成功率达93.26%。
一、“一件事一道门”网上办。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社会解纷服务共享平台”,提供在线咨询、在线调解、司法确认和诉讼等服务,群众通过电脑、手机登录平台后,在线提交调解申请,调解机构收到申请后,以案件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将案件分流到相应的调解员,由调解员组织开展调解活动,调解成功后可在线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协议书并申请司法确认,一旦一方违约,另一方可直接申请法院执行。遇到调解失败时,当事人可以直接在平台点击申请诉讼,相关案件材料也可以一并传输到法院的立案系统。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65家人民调解机构、9家行政调解机构、303名调解员和17名公益律师在平台注册,通过该平台妥善解决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3起。
二、“扫一扫不跑腿”现场办。成立流动排查组对辖区企业开展“劳动争议纠纷大排查行动”,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及时预判及干预,实现对纠纷调解的快速响应,督促企业有效落实劳动保护措施,做到严格依法用工。制作劳动纠纷维权二维码和“我的工资我做主”二维码,张贴到企业和园区,让群众享受“劳动纠纷扫一扫,劳动服务送上门”的便利,实现群众诉求零跑腿。截至目前,累计对150家企业完成流动巡查,对230余起劳动矛盾纠纷实现现场调解。
三是“多部门强协调”联合办。针对年末农民工讨薪案件较为集中的情况,召集人力社保、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市场监督、经信、发改以及各乡镇(街道)等部门成立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实行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责优势,联合调处年末讨薪事件。其中,公安部门跟踪打击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行为,检察院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提起公诉,法院及时审理判决,援助中心开辟“绿色通道”为劳动者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经信部门将企业奖补与工资发放情况挂钩督促企业及时发薪,发改部门将恶意拖欠工资的失信企业纳入D级信用等级企业,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融资贷款、评优评先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有效遏制恶意欠薪行为,为打造“无欠薪市”打下良好基础。
信息来源: 东阳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