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司法局为建筑劳务行业提供“全链条、集约式”法治服务

  • 发布日期: 2020-12-10 08:39
  • 浏览次数:

江北区司法局围绕行业普法创新模式,以建筑劳务行业为切入点,在宁波率先打造建筑劳务行业普法工作室,在江北区甬江街道人力资源产业园内搭建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的法治服务平台,帮助企业与职工化解矛盾,创造优质的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整合资源,提档升级。宁波江北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共有38家,其中建筑劳务企业29家,自产业园调委会成立后,成功帮助企业与职工解决了超过500起矛盾纠纷。建筑劳务行业普法工作室是在原产业园调委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园区资源,融入了专业法律顾问团队,建筑行业普法宣传志愿者团队等。由司法行政机关派驻人员、企业党政办人员、企业工会组织成员、企业网格员、普法宣讲员、品牌人民调解员丁师傅、企业法律顾问和其他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一个向企业延伸和放大法律常识普及的工作平台,并逐步打造成集矛盾化解、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等于一体的集约型法治服务平台,为江北建筑劳务企业的发展提供“全链条、集约式”法治服务。

二是功能多样,发力事前。普法工作室的成立,对于企业来讲,可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当好企业法律服务参谋;对于企业员工来讲,为职工解答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法律咨询,同时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帮助企业困难职工申请法律援助,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普法工作室还将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纠纷信息搜集,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对重大纠纷隐患及时报告,提前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事前”。

三是制度健全,有序运行。建立公示公开制度,建筑劳务行业普法工作室将办公地址、工作时间、联系电话和有关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单位、联系方式等在企业中公示,将普法工作室工作流程、职责范围和服务内容等向职工公开。建立登记报告制度,加强企业与司法所的定期沟通,建立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工作登记制度,对工作开展情况登记造册,对排查出的企业重大纠纷隐患、群体性纠纷做好实时反馈。建立统计分析制度,普法工作室每月对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掌握法律服务需求的特点、动向和企业不安定因素。

信息来源: 江北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