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区司法局“两全”模式打造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 发布日期: 2020-11-04 14:26
  • 浏览次数:

秀洲区司法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枫桥式”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优化配置纠纷解决的社会资源、畅通纠纷解决渠道,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构建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人民调解服务全时空的“两全”工作模式,为“小矛盾不出村(社区)、大矛盾不出乡镇(街道)、重大疑难纠纷不出区”打下坚实基础。今年以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426起,调解成功率99.72%,涉及金额10708.63万元,其中疑难复杂纠纷1986起。

一、夯实基层基础,完善组织网络大平台。一是构建大调解平台。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巩固和规范“纵横结合、四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在区矛调中心入驻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区人民调解协会、诉调、劳调、医调等机构,整合各部门力量,建立“一窗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治理模式。二是完善镇(街道)村(社区)调解组织。在镇(街道)矛调中心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分流指派机制、一个调解工作组等“三个一”运行模式,依托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综治中心建设,重点完善村级调解委员会的规范化。三是延伸调解组织触角。积极发展园区型、商会型、协会型、市场型、企业型涉企调解组织,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调解组织架构,涉企调解“微”组织覆盖率达80%以上;规范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的建设标准,培大育强个人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7家品牌调解室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逐级分层递进,构建过滤分流新体系。一是以红色网格为抓手,实现小事不出格。建立红色网格调解机制,通过网格内群众反映、分层收集、上报挂号、分类处置、进度通报、反馈销号等“六级”闭环处置机制,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网格成为纠纷化解的第一站。二是以镇(街道)调委会为平台,实现大事不出镇。镇(街道)强化综合协调,法庭、派出所各负其责,有关部门协调联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化解基层矛盾,矛盾纠纷基本在镇(街道)层面解决。三是以矛调中心为依托,确保矛盾不上交。区级构建“简易纠纷分流调、行业纠纷专业调、疑难纠纷联合调”的纠纷多元化解生态,与相关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工作同做、结果同悉,形成纠纷发现、流转、调处、解决的闭环体系。

三、完善基层保障,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一是培养专业队伍,促进人民调解高水准。区级建立“政府购买、联合选聘、调委会使用”的工作模式,配备15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制定管理考核制度,建立“坐班补贴+以奖代补”薪酬机制。二是强化业务审核,提升人民调解规范化。定期开展调解案卷评查活动,对人民调解案件进行严格审核,司法局随机抽取部分案件进行核实。三是落实以奖代补,提升人民调解战斗力。该区每年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镇(街道)予以配套,充分调动了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了调解队伍的战斗力。

信息来源: 秀洲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