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司法局探索企业“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服务经济新格局

  • 发布日期: 2020-11-26 17:46
  • 浏览次数:

温州市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将法治理念贯穿于企业成立、经营、破产等各个环节,探索企业“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服务国内“大循环”新格局,相关工作获得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被法制日报等权威媒体争相报道。

一、深化“无证明城市”创建,为企业初生之路保驾护航。全面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大力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企业开办一件事”审批由3天提速为1小时可领照、1天可营业,材料从23个减少为6个。对风险可控的证明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依托温州市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申请人虚假承诺黑名单,将失信记录记入个人或企业信用评价,与全国、省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对有必要的证明推行数据共享。在市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数据共享基础上,依托“浙政钉”系统,自主建立“部门间证明信息核查平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零跑腿”。打造无证明城市“温州样板”。2019年,瓯海区参加司法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座谈会,与全国人民分享“温州经验”。2020年就“无证明城市”改革瓶颈问题形成信息上报省政府,得到郑栅洁省长批示肯定。

二、打造“涉企免罚清单2.0”,为企业成长的错误柔性矫正。升级打造“涉企免罚清单”2.0版本,主动为企业提供“容错”支持和“温情”指导,该项工作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批示肯定,被法制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注重免罚清单优化升级。牵头在全市范围内推出“涉企依法不予行政处罚事项目录”,有效平衡法律的“尺度”和“温度”。对目录实行动态调整和优化,目前新版“涉企免罚清单”共包含3310项内容的、涉及734项行政处罚事项。突出“涉企免罚清单”后半篇文章。制定印发《温州市深化涉企行政指导实施方案》,牵头推出《行政指导目录》,共梳理2017项指导事项,以非强制性服务指导手段代替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活动,引导企业树立自律意识。提升柔性执法推广应用范围。以“涉企免罚清单”2.0版本为“支点”,不断强化柔性执法推广应用,推动市委市政府将2020年涉企免罚清单相关工作情况列入各项指标考核。

三、探索个人破产“公职管理人”模式,助力危困企业家涅火重生。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中的公职管理人制度,给陷入严重财务困境但诚实守信的企业家提供债务重组机会,推动温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府院联席会议,确定由司法行政机关中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公职人员担任公职管理人,承担对债务人行为监督、案件档案保管等职责。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一批25名《公职管理人名册》,组织开展第一期公职管理人实务培训。健全保障体系。建立协调联动机制,解决公职管理人履行职责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社会律师参与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律师积极参与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推进模式实践。目前全市已指定8名公职管理人担任14个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管理人,已办结2件,赋予企业家渡过破产期后重新创业的可能。

信息来源: 温州市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