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涛副省长批示肯定嘉兴市“先锋助矫”工作
- 发布日期: 2020-11-24 12:03
嘉兴市司法局坚持发展“枫桥经验”,通过“先锋助矫”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组织引导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帮教工作,促使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助力平安嘉兴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线上线下共招募“先锋助矫”党员志愿者1.8万余人,组建“先锋助矫”帮教团82个,党员志愿者与社区矫正对象结对帮教率达100%。近日,该项工作获刘小涛副省长批示肯定。
一、健全“专业+志愿”队伍,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发展壮大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将社区矫正工作融入“四个平台”和全科网格建设,专群结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培育“先锋助矫”党员志愿者带头人和群众骨干,遴选个案矫正专家,建立“先锋助矫”个人工作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发挥社会组织人员专业、项目丰富的优势,实现社会心理帮扶、关爱特殊家庭、大病康复人员等公益活动全部覆盖社区矫正对象。
二、搭建“线上+线下”平台,构筑立体帮扶网络。创新实践“智慧矫正+先锋助矫”,推出“先锋助矫”微信小程序,探索建立联动协同、精准认领等10余项工作机制,并与“红船云”深度融合,打通“志愿汇”数据接口,根据社区矫正对象需求智能匹配。在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先锋站等阵地建设“矫正驿站”,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纳入“先锋日”活动。推动标准化“先锋助矫”示范站建设,做到服务标识、业务手册、咨询电话、宣传资料“四公开”。
三、创新“个性+团辅”模式,落实精准帮扶措施。按照分类管理与个别化矫正原则,建立健全矫正对象档案数据库和心理档案,摸清社区矫正对象的状况和需求,因人定案,精准施策。探索社区矫正工作规律,总结不同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和服务项目的特点,建立“先锋助矫”标准化服务清单,规范帮扶工作流程。集合同类资源,建立乡亲帮、亲青帮、姐妹帮、爱心帮、银领帮等几大板块,对应需要,对口帮扶,提高“供需”匹配度。
四、落实“教育+扶持”措施,促进社会关系修复。通过撰写“两书一信”“修心日记”等活动,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消除自卑抑郁、内疚抵触等不良心理,实现自我认知转变。注重与家属沟通,引导家人支持、接纳社区矫正对象,督促履行监护责任。通过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就业推荐,鼓励支持社区矫正对象自主创业,自食其力,帮助解决就业就学困难323人。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居民食堂等服务活动中,在服务中增进与周边群众的感情,以实际行动让群众接纳。
信息来源: 嘉兴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