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司法局筑牢社区矫正对象海上作业信息化监管围墙
- 发布日期: 2020- 11- 19 20: 45
普陀区司法局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教育与监管并重、规范与创新结合,开展海上作业社区矫正对象专项整治活动。专项整治以来,原98名因走私普通货物罪入矫的矫正对象全部转产转业至渔业捕捞、普通货物运输船及陆上产业。
一、打通共建共享“监控网”,实现信息核查可靠性。针对海上作业存在手机信号不稳定、社区矫正对象易出现人机分离等监管难点,与海洋与渔业局、沈家门海事处等建立健全海上作业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化监管联动机制;出台《外出请假社区矫正对象定位核查工作办法》,组建“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对象+海上临时监护人”社区矫正微信群,依托联结北斗卫星的“海上通”通讯设备,做到海上作业社区矫正对象日报告、临时监护人日反馈、司法所工作人员日核查的监管体系,实时掌握外出请假海上作业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确保海上作业请假外出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的精准化。
二、打造互通互助“信息网”,实现海上监管安全性。始终坚持什么问题突出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海上作业社区矫正对象严防脱漏管和重新再犯罪整治活动,全力破解因走私普通货物入矫的社区矫正对象存在监管刑期长、利益诱惑大、海上监管难等问题。整治活动开展以来,请假人数从42人下降至15人,环比下降62.3%。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针对社区矫正对象海上作业相关事宜开展专题研究,并明确海上作业社区矫正对象范围、作业船只资质、严禁从事危险品类船只、同艘作业船只人员不得多于2人等具体要求,形成会议纪要抄送相关部门,并就禁止令相关事宜提出建议,进一步规范海上作业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同时,依托社区矫正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分析研判当前社区矫正工作监管形势,会商解决难点重点,社区矫正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搭建联动联治“志愿网”,实现人员帮教针对性。紧紧围绕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各类教育管理资源和社会各方力量,实施社区矫正“修心教育”工程。联合检察、公安等部门对全区因走私普通货物罪入矫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法律法规宣传、道德模范现身说法、心理健康教育等修心教育,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同时,充分发挥监狱派驻民警的教育矫正专业优势,组织矫正行为有缺陷、受到警告及以上处罚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训诫谈话。与普陀RH社会心理工作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社区矫正对象专业化心理矫治工作,全力推动社区矫正从“管住”向“管好”方向迈进。
信息来源: 普陀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