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司法局三个坚持打造社区矫正教育帮扶“3+”模式
- 发布日期: 2020-11-10 16:50
拱墅区司法局积极探索社区矫正教育帮扶新模式,打造以思想教育为主,以心理矫治、困难帮扶、质量评估为辅的“3+”教育工作模式,全力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扶工作。
一、坚持“硬件+软件”,积极实现教育矫正科学化。一是搭建社会化帮教平台。借助华数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三大网络载体,引入行知行帮教驿站等多元化社会力量,合力打造全省第一家集在线教育、社区服务、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社区矫正社会化帮教平台,实现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引领社区矫正工作现代化。二是打造信息化智慧矫正。将信息化手段引入矫正教育帮扶领域,有效提高司法局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使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的学习教育、社区服务做到“可管、可控、可调”,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目前,该帮教平台已上传200余份课件,对44处教育和劳动基地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社区矫正对象电脑、手机“两网合一”在线学习。
二、坚持“联动+网格”,整合资源实现监管精细化。一是推动联动式队伍建设。坚持“专群结合、专兼结合”的“联动式”社区矫正专业队伍和“自治”队伍建设,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每组专业队伍配备司法助理员、专职社工及社区矫正工作站专管员,同时引入社会志愿者助力加持。二是完善网格化配比模式。以区级社区矫正中心为中枢,以司法所、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为基础,以社区矫正委员会其他成员为协作单位。将拱墅区 95个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矫正帮教工作站,按照每名社工对应帮教10至15名社区服刑人员的模式,以人对人的管理方式,做到上情下达、协调联动、动态掌控,确保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无盲区、无盲点。
三、坚持“修心+帮扶”,因人制宜开展个别化矫正。一是细化针对性帮扶内容。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特点,建立个别化帮教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对14类重点管控人员,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行为轨迹,并安排专人定期走访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二是扩大全栈式帮扶覆盖面。有序开展走访、教育、服务等工作,切实帮助社区矫正对象疏导心理情绪、纠正行为偏差,最大限度地促使其顺利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针对存在逆反心理的社区矫正对象,加大教育力度,帮助其修复性格缺陷、建立法治观念。近期已组织入矫教育14人次、期满解矫教育13人次、开展个别谈话258人次、对重点人员进行心理辅导14人次。
信息来源: 拱墅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