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司法局“四化”构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新格局

  • 发布日期: 2019-09-30 17:57
  • 浏览次数:

西湖区司法局因地制宜,不断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广度、力度和维度,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更加专业化、社会化、人性化、智慧化,构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新格局。

一、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推动社区矫正更加专业化。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润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在教育管理、社区服务、心理矫治、个案矫正、未成年帮扶等社区矫正工作中发挥优势,深度参与。围绕“法治教育正心、道德教育润心、心理教育塑心、文化教育育心、技能培训安心、帮教帮扶暖心”六大主题,组织修心教育活动8196人次,社区服务4183人次。邀请社会心理专家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房树人心理测试,为存在心理问题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引导其稳定情绪、调整心态,帮助他们以健康的心理回归社会,共排查社区矫正对象272人次,个案咨询70余人次。 

二、拓展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渠道,推动社区矫正更加社会化。配强社会工作者,按照每20名社区矫正对象配备1 名社会工作者的比例,充实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参与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9月组织社会工作者进行业务考试,提升队伍素质。借力基层自治组织发挥本地网格化优势,推进社区矫正进网格,全区720名网格员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网格员协助司法所对所属网络内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隐患排查、教育帮扶等日常工作。整合辖区政府机关单位、律师事务所、高校等资源,建立一支由339人参与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律师、高校师生的职业特点和特长,以授课、法治宣传、结对帮教等形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主动对接妇联、团委等社团组织,联合开展垃圾分类等活动,让志愿者走进社区矫正,吸引更多的社会团体、爱心企业和社会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   

三、丰富帮教模式,推动社区矫正更加人性化。建立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教育模式,助推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通过邀请法学专家以案释法、已刑满释放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观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以“思己过,忆党恩”为主题座谈交流、撰写思想报告等“六个一”活动在社区矫正对象中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筹建“一米阳光”基金,由西湖区司法局、社会爱心企业、社区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筹集救助资金,西湖区红十字会负责救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为生活困难、因病就医、失业失学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帮助。 

四、依托“易帮矫”平台,推动社区矫正更加智慧化。通过 “易帮矫”平台定期发布学习、社区服务的时间、地点、内容,社区矫正对象在平台自主报告,实现教育进度和社区服务的实时监管和掌控。同时开设网络直播课堂,做优“名家讲堂”,7月份邀请中共十九大代表、翠苑一区社区书记张爱民为社区矫正对象授课,并将该课程共享至杭州各区、县。 


信息来源: 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