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司法厅举办第二批监狱戒毒民警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培训班

  • 发布日期: 2019- 07- 31 16: 23
  • 浏览次数:

7月29—30日,省司法厅在杭州举办第二批监狱戒毒民警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培训班。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率永利出席培训班并作讲话。 

率永利指出,一年多来,全体派驻民警在当地司法行政机关直接领导下、在派出单位协管下,认真履行派驻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充分展示了我省监狱戒毒人民警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四特”精神和优秀品质,为新时代我省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和社区矫正战线同志们的普遍赞誉。

率永利强调,广大派驻民警要珍惜机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作为。一是要迅速转变角色。监狱、戒毒与社区矫正都是教育矫治人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共性,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派驻民警从监所单位到社区矫正机构工作,工作任务、对象、方法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要时刻把学习贯穿工作始终,要重点学习社区矫正法律规定和政策制度,熟练掌握社区矫正工作程序、制度、方法和技能,尽快熟悉业务,增强工作本领。要克服“做客”思想、临时观念,快速转变角色、淡化身份差异,迅速融入到新环境中,真正安下心来,沉下身子,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全面了解所在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发展和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虚心向身边同事和群众请教,学会做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有效方法,博采众长,汲取养分,主动融入环境,大胆开展工作。二是要积极履职尽责。要切实发挥好协助县级社区矫正机构执法重要力量的职能作用,积极协助配合县级社区矫正机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矫正执法工作,帮助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要摆正位置,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确处理好与派驻单位同事、与办事群众的关系,用实际行动赢得信任和支持。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增强工作实效。要敢于负责,勇挑重担,用心干好每一项工作。要注意发挥警察身份和专业优势,在全面了解社区矫正业务工作的同时,促进社区矫正教育管理措施落实,帮助解决社区矫正执法中调查取证、收监执行、应急处置、重点人员管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增强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效果。三是要善于研究思考。社区矫正是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执行刑罚、教育改造罪犯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行刑理念、执法方式、教育手段、监管对象等与监狱戒毒工作有较大区别。同时,行刑社会化是社区矫正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优势;也是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的压力所在。要积极运用监所执法规范、奖罚分明、管理有序、教育有方等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身份优势和经验优势,着力在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促进规范化建设上下功夫,在提升个案矫正、心理矫正、个别教育、集中学习等活动质量上下功夫,在优化社区矫正秩序、健全安全稳定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深化社会力量参与上下功夫,在指导司法所做好社区矫正日常工作上下功夫,帮助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要善于知信行相统一、学思用相结合,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帮助提升社区矫正调查研究和实践创新能力。四是要展示良好形象。派驻民警到县(市、区)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协助开展工作,大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派出单位形象,代表监狱戒毒乃至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的整体形象。希望大家在工作过程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发扬人民警察的纪律优势和作风优势,积极践行“忠、勇、严、实、新”的司法行政职业精神,树立严格、规范、文明的良好形象,在促进监所与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双向联系、工作衔接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实现价值,充分展现监狱戒毒民警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当好司法行政改革的先行者、监地衔接协作的践行者、社区矫正创新的助推者。此次派驻民警中,有许多同志要离开家庭到基层单位、偏远地区工作,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要充分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自觉克服派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坚持工作高标准、生活低要求,越是条件艰苦,大家越要严格自律。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努力以良好的业绩赢得人们对监狱戒毒民警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注,全面展示新时代监狱戒毒人民警察的风采。

培训班上,第一批4名派驻民警代表分别介绍了选派监狱戒毒民警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和个人体会。厅社区矫正管理局负责人为参训的监狱戒毒民警作了社区矫正基础知识、执法规范化和信息化应用知识等专题讲座。各市司法局社区矫正业务部门负责人和监狱戒毒民警130余人参加培训。 


信息来源: 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