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司法局“点线面”打造乡村法律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 2019- 05- 28 14: 31
萧山区司法局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围绕“法律进乡村”工作,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统筹推进和新农村建设法律顾问作用的高效发挥,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团队化服务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选择律师事务所行业标杆,组建由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负责人或合伙人组成的乡村法律服务队,与部分条件好、底子优的村(社区)进行强强对接,形成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法治示范村。如:衙前街道凤凰村以法治促自治和德治,村级经济和社会民生事业都得到较快发展,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河上镇众联村“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被写入浙江省、杭州市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施方案。
二、精准化服务丰富法律服务输送线。一是做强线上平台。开展“微信扫一扫、律师进家门”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张贴1.4万余张法律顾问微信二维码。组建“之江法云”五级塔群覆盖至各村(社区),每周定期推送短小精悍的实用法律知识,方便群众获取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二是丰富线下平台。组织开展“村(社区)法律巡回门诊”活动,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在“12.4”全国宪法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主题宣传活动。三是做强实体平台。依托已经实现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站点,进一步丰富法律服务输送模式。如谢浙波团队、周培敏团队等参与了蜀山街道、益农街道等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的值班工作。
三、专业化服务提升经济发展基本面。一是筑牢风险防控面。通过开展村务“法律体检”,为村(社区)起草、修改法律文书等举措,逐步完善村(社区)规章制度、重大决策程序,提升村干部的法治意识以及经济风险防范意识。二是突破风险多发点。针对近年来城中村改造、土地承包、拆迁安置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频发情况,乡村法律服务队队员应各镇街司法所、各村(社区)调委会邀请,积极参与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调解,有力维护了基层的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加强重点人员管控。组织队员参与社区矫正重点人员一对一结对工作,运用法律知识,为重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心理疏导、法律释疑、日常走访,引导社区矫正人员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融入社会,降低重新犯罪率。
信息来源: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