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司法局“三注重” 确保法律援助“三到位”

  • 发布日期: 2019-04-03 16:13
  • 浏览次数:

慈溪市司法局以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为目标,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当地法律援助工作水平。2018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244件(其中民事案件414件,刑事案件830件),接待群众来电来访法律咨询4532批次,为群众挽回各类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一、注重服务实效,推进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覆盖到位。制定出台《慈溪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实施方案(2018年—2020年)》,实施“三大提升”工程,描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三年发展蓝图。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设置“6+X”服务窗口,引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坐席、调解室、远程视频工作室等。积极筹建高标准的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目前进入设计装潢阶段。强化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功能,全市19个镇(街道)、345个村(社区)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全覆盖。积极宣传推广法律服务网、“慈溪普法”微信公众号,市镇村三级“微信塔群”规范有序运行,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实效。

二、注重便民利民,推进法律援助审批主办责任制规范到位。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升级法律援助惠民“服务包”,开展“容缺”受理,针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开通“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打通壁垒,实行“全城通办”,实现宁波大市范围内10个县域跨层级、跨区域无差别受理。率全省之先,试行法律援助审批主办责任制度,通过法律援助审批流程再造,减少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审批环节,审批权限授权至窗口人员,做到受理、审查、审批“三岗合一”,实现窗口办理“马上办”,让受援群众“立等可取”。在充分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法律援助审批主办责任制度正式在全市各镇街道全面推开。该制度试行以来,共受理案件168 件,占民事案件的59.1%,实现办事效率、群众满意度、司法行政口碑“三提升”。

三、注重预判效果,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衔接到位。强化力量配备,招募24名综合素质较好的律师成立法律援助律师、法律帮助律师二支志愿者队伍,参与刑事辩护全覆盖工作及值班任务。依托宁波市刑辩律师库资源办理疑难复杂案件,提高辩护质量。进一步优化机制建设,与市人民法院建立共建机制,共同商定契合实际的工作制度、模式及推进步骤。畅通衔接渠道,统一办案法律文书、共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通知辩护、指派等环节的工作效率。共同建立参与刑事辩护全覆盖律师准入退出机制,做到律师“入库”有审核,退出有标尺,以部门间联络和意见反馈机制为抓手,征求法官意见建议,对律师的尽职情况予以综合评估,对存在的风险及时提醒制止,列入“负面清单”,保障工作顺畅。2018年,共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830起,其中审判阶段543件,提供法律帮助214件,未发生一例受援人投诉、举报现象,受援对象满意率达到100%。

信息来源: 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