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区司法局三举措推动社区矫正监管质量再提升
- 发布日期: 2019-04-19 14:38
下城区司法局健全排查、研判、分类管控机制,坚持人防、技防、心防“三防”并举,切实提高社区矫正监管安全质量。2018年全年,全区因违法违规受到警告及以上处罚的较上年同期下降40.91%。
一、细排查,确定风险等级。一是评估再犯风险,掌握致罪因素。通过再犯风险评估软件系统,重点关注高风险等级的社区服刑人员,动态调整矫正方案,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和教育方式,做到“对症下药”。2018年全年,为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风险评估250人次。二是开展心理测评,了解心理健康状况。联合民生公益社会组织的心理咨询师定期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测评,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组织开展工作。2018年全年,累计开展心理健康水平评估300人次,开展个案咨询27人次。三是注重首次谈话,探寻犯罪原因。通过首次谈话,及时掌握新入矫社区服刑人员的个人简历、经济条件、社会交往情况等基本信息,提高教育矫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8年全年,开展首次谈话教育136人次。
二、勤研判,严防安全隐患。一是持续推进监管安全分析研判落实。区矫正中心每月召开监管安全分析会,对重点人员当月表现进行分析研判。2018年全年,共计召开会议12次,提出问题整改意见13条,有效提高社区矫正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定期排查走访探头作用。严格落实定期走访制度,按照重大节日和重点时段必访必谈、生活重大变动必访必谈等要求,及时对社区服刑人员活动情况和行为表现进行实地核查核实。三是巩固完善日常动态情况掌握渠道。严格落实定期报告、思想汇报和个别谈话教育等制度,并将社区服刑人员交心日记作为辅助手段,实现多途径、多渠道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
三、强监管,实施精准矫正。一是普管人员“绿”色监管。“绿”色监管人员每天在手机上进行3次签到,每半月电话报告一次,每月当面报告一次。为其开设“警官微课堂”,定期向其推送安全提醒信息和法治教育信息。二是严管人员“黄”色监管。“黄”色监管人员每天在手机上进行3次以上签到,每周电话报告一次,每半月当面报告一次,一般不得请假外出。同时对该类社区服刑人员增加训诫谈话、入监警示教育或队列训练活动。三是重点人员“红”色监管。将有暴力犯罪前科、有债务纠纷、管教难度较大等情况的人员列入“红”色监管,由派驻的监狱民警结对帮教,通过微信等形式建立“一对一”沟通、谈心、教育的“微交心”联系。
信息来源: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