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司法局“三色”理念推动“党建+社区矫正”
- 发布日期: 2019-11-25 18:17
武义县司法局把社区矫正作为党建工作深入结合新阵地,持续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员志愿者队伍、社区矫正对象志愿者队伍、修复社会关系等项目建设。
一、多方协作,构建“红色”帮教团队。积极发动机关部门、乡镇(街道)、村(居)党员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分别设立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等6个志愿服务小组,通过党员志愿者的帮教作用,影响和感化矫正对象。开展党员志愿者与矫正对象“一对一”、“多对一”志愿帮扶结对模式,按照“联片统建”工作站划分标准,进行“片区化”就近就需配对,开展“精细”矫正帮扶,为矫正对象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联合村(社区)法律顾问、平安书记“多对一”认领“先锋岗”,将政策宣传等送到帮扶对象“家门口”。
二、带头引领,播撒“绿色”奉献理念。加大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扶力度,与武义县志愿者协会签订志愿服务协议书,将专业化社会组织引进社区矫正工作,重点为残疾、长期患病、生活困难、未成年等特殊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教育学习、上门走访、社会适应性帮扶等志愿服务。同时,成立“启航”志愿者总队,由党员志愿者带领,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与“三城同创”、“五水共治”、环境整治等公益活动,使其在服务中重塑个人价值认知,强化奉献精神与社会服务意识。今年以来,“启航”志愿者总队开展社区服务36次,参与人数共计684人次。
三、润物无声,保持“橙色”人文关怀。党员志愿者和工作站工作人员在日常帮扶过程中,积极承担矫正对象家庭生活中的“老娘舅”角色,第一时间掌握矫正对象日常生活、工作以及思想动态,在案情突变时,及时应对、有效处置,帮助矫正对象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同时,开展暖心帮困和爱心助学活动,开通家庭生活困难社区矫正对象“志愿扶贫”通道,争取救助资金,帮助申请低保、培训劳动技能和介绍工作,切实解决实际难题。如未成年矫正对象蓝某,通过爱心助学活动顺利考上大学,其就学期间表现优秀,多次获得省、市专业比赛一等奖。今年以来,多个典型案例被司法部《人民调解》杂志、浙江法制报、金华日报等各级媒体刊用。
信息来源: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