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区司法局打造法律服务“六项引擎”助力数字经济之城建设

  • 发布日期: 2019-10-09 17:46
  • 浏览次数:

富阳区司法局积极围绕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之城”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出法律服务“六项引擎”,构筑“智慧法律服务”新格局。 

一、机器解难人不在。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智能机、自助机和网络咨询平台作用,把人工智能机器与“12348”法网中找律师、办公证、寻鉴定、求法援等群众需求较大的服务功能进行整合,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纳米。目前已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流密集的镇(街)便民中心投放自助机5台,“富阳司法普法”微信公众号引入“情景咨询”“智能解答”小程序,实现24小时“法律人”在线。 

二、村村都有e塔群。建立区、镇(街)、村(社)三级法律顾问“e服务”塔群。利用微信实时交流、拍照、小视频等功能,交互式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普法宣传等服务,变法律顾问“固定服务”为“时时服务”。全区共建成塔群351个,累计入群2540人,今年以来,共计在线解答法律咨询4521件。 

三、转移手续掌上办。富阳公证处联合全区房产中介、不动产登记中心,依托 “易公正”电子数据存证平台,实现存量房转移登记“不见面”审批。即买卖双方用手机签定网签合同完成不动产登记,中介公司参与录像取证并上传至存证平台,公证处出具数据存证公证函,解除该类业务受窗口工作时间、空间限制,让存量房转移登记“跑零次”,该工作推出以来已完成受理128件。 

四、执法进入新时代。结合“互联网+监管”改革,该局47名持证执法人员,充分利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对辖区内15家律所、5家法律服务所、1家公证处开展日常巡查、专项突查、双随机检查及跨部门联合抽查等,目前已完成人均16次掌上执法工作。利用执法平台数据,抓取后台图表和工作成绩单,对存在问题一目了然,切实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 

五、监管之眼时时在。社区矫正工作利用“易帮矫”APP,运用“定位查看”功能,通过手机、腕带定位相结合,分类分层实施重点监管,实现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轨迹全过程、全时段、全区域监控,推动基层监管由“人防”向“技防”转变。9月,全区信息化核查人数达5011人,每日核查覆盖率超过60%。 

六、以案释法日日看。用好“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把发生在本土的民生时事作为重点,每日推送热点事件法律解读、调解案例、法援故事等内容,营造“家在富春江上、法在百姓心中”的良好氛围。全年依托新媒体平台推送信息1254条,其中普法快闪视频《读宪法 颂祖国》、普法文章《年度大戏!一家人半月内结婚离婚23次……》等内容被多级平台转发,累计阅读量上万次。 

信息来源: 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