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司法局“三理齐抓”夯实社区矫正修心教育成果
- 发布日期: 2019-10-16 16:12
海宁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向社会输送‘合格产品’”的目标任务,着力构建以“法治、道德、心理、文化、技能、情感”为主线的社区服刑人员修心教育体系,突出法理、文理、心理“三理齐抓”,将修心教育贯穿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常规、解矫教育全过程,确保了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成效性。
一、正法明理,抓法治正心教育。一是普法教育。以集中教育为载体,充分运用各类普法资源,邀请律所执业律师、社会工作者、禁毒志愿者等以授课的形式系统的讲解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婚姻法》《禁毒法》等切合生活的日常法律法规,另外辅之以观看法治栏目等形式,提升社区服刑人员法律意识。二是认罪服法教育。通过撰写悔罪信、鼓励现身说法等方式,督促和引导社区服刑人员承认犯罪事实,认识犯罪危害,深挖犯罪根源,促进其改过自新。三是警示教育。组织重点、不服从管理、受到警告处分等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课堂化的短期集中教育、集中训练,并会同市公安局、市人民法院等部门,对处于警告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专项警示教育,切实强化身份与遵纪守法意识。
二、知文达理,抓文化育心教育。一是读书明理活动。组织开展修心教育之“我读书我成长”系列读书活动,每月安排一个半小时,组织社区服刑人员以朗读朗诵的方式一起放声诵读关于“善”的书籍,从“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读到西方名人名言,用文化的力量感染服刑人员。设立“社区矫正图书角”,精选200多册书籍,向服刑人员免费开放借阅。二是书法竞赛活动。举办“修心教育之硬笔书法竞赛《五字诀》”活动,主题围绕修心教育特色品牌“文化大融合”、社区矫正小知识以及法治知识三方面展开。通过书法比拼加强法治宣传、道德普及、文化传播、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三是撰写修心笔记。在阅读关于善的书籍、名人故事、社会新闻等的同时,在《修心笔记》上留下心得,在学习总结经验的过程中自我成长。
三、安心珍理,抓心理塑心教育。一是心理健康教育。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骏给社区服刑人员授课心理健康课程《幸福从“心”开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社区服刑人员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融。二是心理健康评估。通过心理测试与诊断,对每个社区服刑人员都能及时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特点、心理障碍、心理缺陷,评估掌握其矫正风险,落实针对性矫正措施。三是珍爱生命教育。通过生命知识、生命意义、敬畏生命等方面书籍的阅读和知识讲座、组织交通安全教育等的专题活动,塑造社区服刑人员珍爱生命、积极生活的向上心态。
信息来源: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