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司法局“五措施”抓好社区矫正工作

  • 发布日期: 2019-01-02 17:04
  • 浏览次数:

诸暨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以十九大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工作方向,以社区矫正相关规定及其他法律法规为工作底线,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各项工作要求,不断夯实、拓展、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保证社区矫正工作“底线明、纪律严、参与广、模式优、效果强”。

一、稳扎稳打,夯实社区矫正工作各项基础。始终坚持社区矫正规定及其他法律法规为工作底线和要求,严格落实信息化管理、两个八小时等制度,深入村居、家庭开展走访调查,联合派出所、法院等部门做好教育帮扶工作。2018年1月至今,全市针对村居开展走访1566次,对社区服刑人员及其家庭开展走访3871人次,由司法所开展各类集中教育351次。

二、围绕中心,突出社区矫正工作方向重点。2018年,紧紧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要求,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在社区服刑人员群体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就扫黑除恶工作开展集中警示教育会议58次,累计参与2338人次,全市所有社区服刑人员签订相关承诺书。组织司法所开展线索摸排工作,通过对村居、社区服刑本人及其家属进行调查了解进行线索排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纪念“枫桥经验”55周年等重大活动期间,严格落实好各项管控措施,做好相关的见面报告、走访工作。

三、扩充力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在原有的与各镇(乡)、街道司法所组织引导当地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基础上,自2018年以来,又分别与诸暨市心语社工组织、诸暨市关爱老年协会、孝文化、德林、义工协会、一米阳光、红枫义警、欢乐之家、安徽商会等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全市的社区矫正工作中,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主要负责每月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修心修德、技能培训、法律法规等主题的集中教育和文明劝导、交通劝导、关爱老人为内容的公益服务,取得良好效果。

四、加强帮扶,落实社区服刑人员就业保障。与该市安徽阜阳商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帮扶基地,以大唐镇为试点,由商会向大唐镇未就业或者有其它就业意向的社区服刑人员介绍提供工作岗位,帮助在大唐办厂或经商的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商业经济纠纷、搭建商业桥梁。2018年以来,共有5名社区服刑人员通过基地帮助就业,2名社区服刑人员通过基地化解经济纠纷。

五、多重结合,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参与。截至目前,积极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充分利用由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志愿者等组成的专家顾问团、技术指导队伍、骨干队伍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矫治工作。组织司法所通过摸排将存在心理隐患的社区服刑人员交由乡镇社会心理服务站,定期进行引导谈话,缓解其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将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交由德林心理组织开展个案化教育,在引导自我认知过程中,给予关心和关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回归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信息来源: 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