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司法局“一二三”打造人民调解“和谐工程”

  • 发布日期: 2018- 09- 28 15: 47
  • 浏览次数:

萧山区司法局积极响应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新要求,以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效为目标,以“建设中心、打造品牌”为总体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全面提升人民调解工作信息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助推人民调解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建立“一个中心”,打造智慧核心。一是发挥信息预判作用。建立社会矛盾纠纷预测预防体系,科学研判热点难点问题和矛盾纠纷隐患,了解掌握社会矛盾纠纷规律特点,及时预警,有效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由被动受理、静态分析、事后调解向主动预防、动态研判、事前预警转变。目前,人民调解指挥中心共发布矛盾纠纷动态研判11期,效果良好。二是发挥指导协调作用。成立人民调解专家服务队,提升应对突发矛盾纠纷的处理能力,对辖区内无法及时调处的重大疑难纠纷,以联诊联调等方式共同开展调处。完善“警调衔接”机制,对110社会应急联动中心下达的紧急任务及时指派给责任调解组织。今年以来,在非工作日时间接受指派和处理紧急纠纷51件,调处在线矛盾纠纷案件200余起。三是发挥业务培训作用。打造一个集专家授课、调解实践、视频培训为一体的实体综合性培训中心,结合人民调解阶段性任务开展信访调解培训、在线调解培训等主题培训班,促进人民调解培训工作常态化、专业化、有序化发展。

二、打造“两个品牌”,形成人民调解标杆效应。一是打造品牌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工作标准,组织辖区内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自查自纠、整顿整改活动。按照“培育样板,逐年推进”的工作思路,开展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示范点创建工作,打造示范样板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二是打造品牌个人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地方调解能手的个人影响力和示范引领作用,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做强一个”的思路,深化“品牌个人调解工作室”培育工程,实行每年定额补助。截至目前,已建有个人调解工作室6家,共调处案件308件。

三、开展“三项活动”,丰富人民调解优质载体。一是开展人民调解典型案例编撰活动。在人民调解大案积案中筛选一批优秀典型案例,在《萧山平安法制报》和“萧山司法”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宣传,并将典型案例编印成册,发放到每位人民调解员手中。通过“以案促学”的方式,使优秀调解经验得到传播。截至目前,已经刊载案例20个,编印案例本1辑1800册。二是开展人民调解案卷评查活动。开展2018年度人民调解案卷评查专项活动,评查内容主要包括适用法律是否准确等,通过以查促改、以评促进,进一步提升全区人民调解案卷的规范化制作和管理水平,现已实现10年“零投诉”。三是开展人民调解员轮训活动。加大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力度,启动三年全员轮训计划,使2333名人民调解员都能实现培训“三个一”,即一次集中授课、一次旁听庭审、一次调解观摩。截至目前,已开展集中授课2次,旁听庭审3次,调解观摩2次,累计培训人民调解员623人次。

信息来源: 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