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肯定北仑区司法局社区矫正新模式

  • 发布日期: 2018-09-17 10:09
  • 浏览次数:

北仑区司法局积极探索社区矫正社会化有效模式,主动培育社会组织,打造社区矫正国际化品牌,取得良好成效。近日,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考察北仑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对社区矫正“红领模式”给予高度肯定。

一、“红领矫正”创样板,提升知名度。一是正能量引领。携手新碶街道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创新党员志愿者与社区服刑人员“一对一”帮扶结对模式,400余名党员志愿者带领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学习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对重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日常走访,用正能量感化社区服刑人员。四年来联系社区服刑人员350名,脱管率、再犯罪率均为零,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155次,开展集中心理矫治16次。二是网络化操作。发布多样化志愿服务“菜单”,方便社区服刑人员自由选择。每项服务限制人数,以淘宝抢购模式实行网上申报,先认先得,形成“爱心需要排队、奉献需要秒杀”踊跃氛围。服务、学习分别设置积分,每月汇总,公布排名,将强制社会服务和学习教育转变为趣味排名,提高积极性。三是多层次交流。与国内多所高校及社区矫正专家学者建立沟通渠道,每年组织工作人员赴上海政法大学等院校培训,并积极与国内外社区矫正研究团队交流。

二、“类红领”组织聚力量,拓宽覆盖面。一是培育带头人。安排有意向、有能力组建类红领社会组织的人员,以及现有成熟社会组织负责人赴红领之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红领之家运作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结合地域特色及中心工作制定发展方略。二是高校“借”人才。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共建实训实践基地,每年暑假期间接收社区矫正专业在校学生实习,双向输送经验。聘请专家学者担任顾问,着重在犯罪心理、心理辅导等方面提供意见,吸纳社会工作专业背景人员为骨干,提升社会组织专业化水平。三是全区广覆盖。以“红领矫正模式”成功示范带动全区建立类红领、子红领机构,现已在西部小港戚家山、东部白峰郭巨、中部大碶霞浦分别建立“浃江知行社”“惠风”“烽火”“洛可”“霞浦三中心”等矫正基地,形成中部引领、两翼齐飞格局,覆盖全区70%街道、80%社区服刑人员。

三、多方参与分类别,帮教专业化。一是慈善基金专业帮困救难。与北仑区慈善总会联合设立 “一米阳光”司法引航社会救助基金,帮扶区内家庭条件贫困、改造表现积极的社区服刑人员和安置帮教人员。依托慈善总会专业平台管理资金,两年来已向14名家庭条件贫困或罹患重大疾病的社区服刑人员发放救助基金共计人民币33000元。二是关心桥驿站专业帮扶青少年。与区志愿者协会协同建立“关心桥驿站”,运用协会成熟的运作模式与资源,对17名25周岁以下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专业观护。三是安置基地专业帮助就业。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安置帮教基地,提供学习、劳动场所,为个别家庭情况特殊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工作岗位,先后为16名困难社区服刑和安置帮教人员提供就业帮扶。

信息来源: 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