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司法局三措并举推动监狱民警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 发布日期: 2018- 09- 17 16: 12
  • 浏览次数:

义乌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强执法、谋创新、建机制,在促进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上下功夫,在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进程中出实招,在深化监地融合发展上求实效,不断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发展。

一、顺势而为,全面做好派驻民警参与社区矫正工作配套措施。一是保障服务到位。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部署情况汇报,进一步落实派驻民警日常待遇、学习培训和生活保障等措施。二是日常管理到位。将派驻民警纳入单位日常管理范围,参加本单位所有集体活动,做到严格管理、严明纪律、从严要求。局党组下文任命挂职民警为社区矫正执法大队长助理,为派驻民警全面从事社区矫正执法行为提供依据。三是协调联系到位。加强与选派监狱的沟通交流,研究会商选派民警挂职期间的管理考核和工作交流机制,做到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做好考核管理。

二、突出重点,积极探索派驻民警参与社区矫正执法方式方法。一是严监管,全面参与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以信息化核查为主体,专项执法行动为辅助,派驻民警常态化参与信息化监管,每周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信息化核查和随机点验,每月对司法所进行执法检查,每季参与公检法司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构建立体化、全天候、多手段的社区矫正执法监管网络。目前已开展集中点验6次,执法检查3次,信息化核查1500人次。二是建机制,稳步开展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针对社区矫正信息化核查中存在“选择性执法”风险,探索开展社区矫正信息化核查“双随机”。派驻民警协助制定《义乌市社区矫正信息化核查实施“双随机”抽查方案》,实行信息化核查执法主体和被核查对象“随机化”,推进核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三、帮教并重,扎实推进派驻民警参与教育改造科学化建设。一是拓服务,有效打通社区矫正帮扶快车道。贯彻落实治本安全观,加强与主送监狱对接,构建有序、顺畅、高效的无缝监地融合机制。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派驻民警定期与主送监狱就重点在押罪犯和刑满释放人员进行数据对接更新,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基础实。建立定期走访机制,对排查出的重点在押人员,派驻民警定期对罪犯家属走访慰问,鼓励引导家属共同做好罪犯教育改造,不断提升监所工作社会化水平。二是强教育,借鉴吸收监狱教育改造好经验。以社区矫正修心教育为根本,因人因案分类施教为手段,搭建规范化、社会化、科学化润心正身教育体系。派驻民警全过程参与社区矫正教育各环节,把社区矫正监外服刑的理念融入矫正监管各方面。通过民警每月开讲《罪犯在监狱的一天》教育课程,引导新入矫社区服刑人员迈好矫正第一步,不断强化入矫教育震慑力。派驻民警主导参与教育训诫,以历年收监执行典型案例为教材,以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为手段,不断提高期中教育约束力。派驻民警撰写解矫寄语,总结点评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经历,挖掘社区服刑人员“闪光点”和“正能量”,不断提升解矫教育引导力。

 

信息来源: 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