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司法局“三融入”整合升级社区矫正社会化工作

  • 发布日期: 2018-08-10 17:06
  • 浏览次数:

武义县司法局以“联片统建”社区矫正工作站为支点,主动融入党建特色、修心教育、专业社会组织三大模块内容,不断推动社区矫正社会化工作升级提档。

一、融入党建特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局机关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矫正“一对一”结对帮扶,即一名局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一名社区服刑人员,通过定期分享微感悟、上门走访、送温暖等方式,推动机关党组织帮教服务常态化。今年以来,局机关党组织共开展志愿服务5次,走访困难社区服刑人员150余人次。在基层司法所、工作站,实行“党建+社区矫正”工作模式,党员带领社区服刑人员共同参与环境整治、小城镇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有效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在今年该县旧城改造工作中,通过“结对”活动,促使7户社区服刑人员自动自发完成签约。

二、融入修心教育。一是突出“法治教育”,该局聘任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为社区矫正工作站“法治副站长”,充实基层教育资源。截至目前,全县共聘有“法治”副站长22人,实现工作站全覆盖,全年开展法治讲座60余场次。二是突出“文化教育”,在工作站引入具有本地特色的“明招文化”,邀请该县原组织部副部长、文联主席、档案局局长为社区服刑人员授课,要求社区服刑人员对标自身行为,结合“明招文化”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撰写修心日记,树立正确三观。三是突出“亲情教育”。为了让社区服刑人员更好地回归家庭,工作站人员化身为“知心人”,主动掌握家庭情况,与社区服刑人员家人沟通,帮助化解家庭矛盾。今年以来,工作站成功化解家庭矛盾2起,为矫正成功创造更好环境。

三、融入社会力量。将专业化社会组织引进社区矫正工作,与该县志愿者协会签订志愿服务协议书。一方面,协会志愿者重点对残疾、长期患病、生活困难、未成年等特殊社区服刑人员免费提供教育学习、上门走访、社会适应性帮扶等志愿服务。另一方面,鼓励有劳动能力、有责任心并且有理发、洗脚、修理家电等专业服务特长的社区服刑人员参与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志愿活动。今年以来,县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帮扶6次,共组织120余名社区服刑人员参与到敬老爱老、无偿献血、爱心义卖、祭扫烈士、垃圾分类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活动中,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归属感。

信息来源: 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