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着天拉着家常把矛盾化解了 ——记全国最美法律服务人特别提名奖 鄞州区专职人民调解员潘明杰

  • 发布日期: 2018-05-07 10:57
  • 浏览次数:

       潘明杰,是鄞州区东柳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虽已年过六旬,但依然活跃在人民调解工作的一线。丰富的社会阅历,敏锐的洞察力,尤其是为人处事公平公正的做派,总能让老百姓心服口服。2013年,东柳街道的“老潘联调工作室”成立,是当时宁波第一家以调解员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近些年来,经过全新打造的升级版“老潘工作室”,作为“警调衔接”机制的宁波样板,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老潘擅长于调处重大疑难群体性纠纷,越是复杂的纠纷,他越是举重若轻,得心应手。他和他的团队每年调解案件约200起,已成功化解涉及婚姻、家庭矛盾、财产争议、治安事件、医患纠纷、劳资纠纷、意外死亡、突发事件等案件纠纷逾千件。凡他经手的案子无一反复,做到零投诉、零反弹。2014年,他被授予省司法行政系统“第四届百名优秀人物提名奖”;2015年获得“宁波市首届十大法治人物提名奖”;2017年被评为全国模范调解员、“全国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特别提名奖”……专职从事调解工作6年,他已获奖十余项。

享受调解带来的快乐

       老潘办公桌上方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定纷止争,和谐快乐”8个大字,这一直是他的工作座右铭。

       春节前夕,调解室里来了13位年轻人,他们是从江西来宁波一工地打工的,眼看要过年了,老板还欠着他们工资,无奈之下,他们向老潘求助。“他们平均年龄才22岁,已经出来独当一面,干着这么辛苦的工作,实在不容易,我应该帮他们一把。”老潘一个电话打给工地老板,一番劝说后,对方答应先支付一部分工资,剩下部分再协议支付。老潘陪着他们通宵计算工资,最后帮年轻人讨回36万元欠薪。

       老潘知道,这样的案子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老潘说,调解是个民生工程,只有充满感情,负有责任心,对这个岗位心怀敬畏,才能干得好。调解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剑拔弩张的情形,当事人唇枪舌剑,甚至大打出手。曾有人问老潘:“这么难做的工作,你是如何从中获得快乐的?”老潘回答:“不把任务当负担,不把过程当麻烦,享受调解的成功就是最大的快乐!”

       26岁的小周是嘉兴人,在宁波一企业打工,老板却拒不付工钱,而且一欠就是一年半。为了让老板还钱,小周爬上11楼以死维权。民警找到老潘想办法。老潘做了大量劝说工作,企业老板带着2万元钱来到现场,并表态其余4万元之后肯定归还。有老潘的见证,小伙子放弃了轻生念头,接受了调解。老潘感慨道:“能够挽回一条生命,调解工作就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周边群众慕名而来求助

       既处理过5600万元的遗产纠纷,也为一元八角钱当过“和事佬”,这些年,老潘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听说过他调解故事的人,都慕名从江北、北仑、镇海等地专程赶过来,指名要让老潘帮着指点迷津。

       大榭人老许借了老范150万元钱,老许迟迟不还,老范气得血压升高,两人跑到老潘这里来说理。老潘弄清事实,跟老许讲道理,几个回合下来,老许在调解室里就先行还了老范50万元。

       镇海区一建筑工地,15岁男孩打工回家,途中跳下河里洗澡,溺水死亡。家属认为是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一口咬定是工伤。

30多名亲属来到工地要求赔偿,现场一片混乱。参与调解的老潘知道,这样的情况不应算做工伤,但面对家属的赔偿请求,他又不能置之不理,必须要有个说法才行。经查,原来男孩是由亲戚带到工地来做工的,亲戚跟包工头谎称男孩已18岁。老潘认为,在身份确定方面工地的确存在失职,所以需要承担一定责任,最终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为何在别人那里解不开的疙瘩和死结,到了老潘这里总能迎刃而解呢?根据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老潘总结了一套“335快乐调解工作法”。他说,“335”的第一个“3”,代表了调解员的三颗心:诚心、耐心和信心;第二个“3”是基本点:首先是给当事人一个希望;通过调解员的努力,让当事人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其次是要做事公平;当事人选择调解,他们是想用最小的成本解决问题。因

此调解员的正气很重要。最后是勇于向困难挑战。调解员不可能选择案子,只有直面现实,迎难而上。“335”中最值得说道还是这个“5”。老潘认为,调解员应该具备获得当事人信任、讲清事实与法律关系、平衡当事人心态与利益、掌握心理及语言艺术等5种能力。

家庭琐事处理接地气

       “话能不能说到理上,让人信服,全凭调解员的一张嘴。”老潘调解讲究技巧。他常说,碰到一些情绪激动的被调解人,调解员就不能单刀直入、急功近利,必须“曲线”化解。比如,案子调解到中途卡壳了,老潘经常会话锋一转,跟被调解人聊家常,说说对方的家乡、风景,平时喜欢做的菜等等,这些话题多数人都愿意往下接,之后再回到案子上就会容易调解得多。因此,老潘作为宁波市人民调解师资库成员,也常常带徒授课,讲授调解技能,进行业务指导。

       家常里短的琐事,老潘也能用他的“温暖调解法”处理得得心应手。一对姐弟从小感情很深,弟弟结婚后,姐姐依然经常插手他的家事,这让弟媳很不满,姐姐和弟媳吵得不可开交,让老潘评理。调解现场,老潘抓住女人的“弱点”,“帮”她们说出心里话,结果姐姐和弟媳抱头痛哭,都原谅了对方。

       善于察言观色的老潘还是大家眼中的“福尔摩斯”。有一次,一户小区居民到社区反映,每天一到半夜家里就会出现怪声,搅得他们不得安宁,社区请老潘找原因。他在房间里走了几圈后,提出把房间里所有水管拆下来,控干里面的水再装上,后来怪声再也没出现过。老潘解释说,这是自来水压力导致的水管空鼓响声,夜深人静特别明显,是他之前做物业时得出的经验。

       潘明杰是鄞州人民调解工作的一块金招牌,熟悉他的群众亲切地称他为“社区的‘老娘舅’,阿拉的‘贴心人’”。老潘如是说:“国治而后天下平,是每个人共同的期盼与责任,而做好调解工作就是我们人民调解员履行职责的路径。

 

信息来源: 组织教育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