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重服务 品牌打造为民生——记全国最美法律服务人 杭州市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祝小君

  • 发布日期: 2018-05-07 16:25
  • 浏览次数:


       祝小君自 2008 年起担任杭州市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近 10 年来带领法律援助中心的同事们致力于用专业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不断创新举措、培养人才,带领西湖区法律援助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历年来杭州市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先后获得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群众满意服务窗口”、“浙江省妇女维权示范岗”、“杭州市人民满意基层服务窗口”等荣誉,祝小君更是获得了全国第五届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全国法律援助“优秀服务标兵”、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第三届百名优秀人物、杭州市最美司法行政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2018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

      探索服务举措 拓展援助渠道

      法律援助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阳光工程,它关注的不仅仅是案件本身,更是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声,它是千千万万弱势群体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武器,是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石。要让这项工程接地气、连民心,首先就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祝小君把法律援助网络的普及健全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大力加以推进,指导 24 个镇街、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87 个村社、8 家律师

事务所和 14 家养老机构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并依托“西湖区网上法律服务中心”平台,在各镇街、村社设立“网上法律服务受理点”,还在区法院、区信访局、区人社局和 198 个镇街、村社等法律咨询需求量较大的单位,统一配备摄像头、话筒、音箱等设备,方便居民群众法律咨询,从而基本形成“城市居民 10分钟、农村村民半小时、网络服务零距离”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让群众得到“足不出户,一键畅享”的优质服务。2016 年开始,法律援助受理审查指派服务被省政府列入第一批“最多跑一次”项目。祝小君所在的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就在第一时间落实该项目的改革要求,先后多次集中组织中心、工作站、联络点的窗口工作人员和援助律师培训学习“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理念,转变大家的工作态度,并在线下统一发放《申请法律援助所需证据材料一次性告知单》。同时,祝小君注重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运用“西湖区网上法律服务中心”的互联网平台,通过视频咨询方式实现法律援助在线初 审, 把 原 来“ 城市居民 10 分钟、农村村民半小时、网络服务零距离”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升级 成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民群众当场申请、当时受理、当日指派的“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

     重视人才培养 稳定援助队伍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关键在于服务,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迫切需要一支优秀的援助律师团队作为后盾。在 2008 年上任伊始,祝小君就积极前往省市内兄弟单位调研学习、主动走访辖区内的律所、与承办援助案件的律师沟通,并于 2009年 7 月推出了法律援助“打包签约”服务管理新模式。祝小君带领同事跑遍辖区律师事务所,亲自面试律师,选拔了一支由律所合伙人、骨干律师、年轻律师组成的援助律师团队;并在日常管理中实行动态考核激励机制和严格淘汰机制,结合律师百分制考核、检查案卷、回访当事人等方式对签约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进行全面考核。律师事务所当年有 2 起当事人投拆的,取消承包资格,援助律师当年有 2 起当事人投诉的取消该律师办理援助案件的资格。通过严要求选拔、全方位考核、逐渐形成了由来自全区 11 家律师事务所的 30 名律师组成的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群众口碑好,满意度高的援助律师团队。祝小君特别注重律师队伍的培训,着重提高签约律师的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每年定期组织培训,强调政治素质培训,确保签约律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切实以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为己任,在服务中体现援助案件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坚持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突出业务着重培训,针对劳动报酬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等援助案件的多发领域和重点类型,区法律援助中心集中对签约律师开展劳动法、侵权责任法、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办案水平;注重接待技巧培训,针对常见法律问题,总结较为完整、全面、专业的答复,确保回答咨询的口径统一,提高律师解答效率,提升接待能力。此外,建立援助律师工作群,组织律师对疑难案件等相互切蹉,共同研讨平常解答咨询、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一步提高办案工作水平。

 

完善管理制度 保证法律援助质量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政府阳光工程,办案质量是群众对援助工作是否满意的重要指标。作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祝小君始终认为,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管控工作是援助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祝小君根据省、市《法律援助服务规范》的要求在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先后实行申请前一次性风险评估、办案“全程跟踪监督制”(每个案件从申请、审批、指派、承办、结案、归档均有专人负责监督,确保案件办理质量)、刑事案件二次回访制、庭审旁听制、案结审查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既对案件的受理指派到办结的流程作出明确规定,也对各个案件的承办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优秀的法律援助案件,需要优质的法律援助案卷来体现。结合每年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祝小君主任邀请省市专家和援助律师团队的骨干律师共同研究商讨不断完善法律援助案卷的制作规范。针对民事案件、劳动仲裁案件、刑事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的不同办案要求和工作内容,对法律援助的案卷文书制作规定了明确的办理标准。对收案、阅卷、会见、调查取证、起诉立案、出庭辩护和结案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规范,从会见笔录到阅卷笔录、辩护词、庭审记录、发问提纲的撰写都拟定了具体的标准,从制度上保证了法律援助案卷的规范制作。

体贴群众困难 提升援助形象

        “一般普通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寻求法律救济的。法律是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所以,接待来访群众是项压力大、难度高、精力费的工作。”这是祝小君多年来的工作感触。群众来法律援助中心,祝小君首先会耐心倾听,然后心中有个事实判断和法律是非判断。接着从证据、法律、法理、道理、人情方面逐一进行分析。碰到不了解情况的群众,阐明政策;碰到情绪激动的,先泡杯水,拉会家常,安抚情绪,一起思考解决办法。“群众满意才是我们最大的动力”。面对不断增加的讨薪案件,尤其是群体性讨薪案件频发,祝小君和区法院、劳动争议仲裁院等沟通协调,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派驻律师值班、联席调处办

案等方式,多部门联动,多方力量聚力为援助案件开辟了绿色通道,仅 2017 年就成功办理群体性讨薪案件 27 批 451 人次,共计为农民工讨薪 844 万余元。

    

 

信息来源: 组织教育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