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司法局把握“三个点”念好社区矫正“安全经”
慈溪市司法局把握“三个点”念好社区矫正“安全经”

  • 发布日期: 2018-12-17 16:05
  • 浏览次数:

慈溪市司法局积极贯彻落实“治本安全观”,通过不断完善教育,细化监管,落实帮教,确保年底社区矫正工作平稳安全。截至目前,共有在册社区服刑人员821名,已开展审前社会调查395件,无严重脱漏管现象发生。

一、夯实审前调查“基点”,实中念好“接收”经。按照“抓队伍、强素质”的队伍建设要求,严格要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遵守工作纪律,并开展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强调廉洁自律,重视审前调查工作流程。同时,做到工作流程公开透明,在调查初期,即确保被调查人权利义务保障,充分告知其所需要准备的材料文件。注重审前调查的深入与广泛,严格按照审前调查工作流程指导,借助网格平台,深入村(社区),广泛收集周边群众及干部的意见,走访被调查人、监护人(担保人),重点关注被调查人的家庭经济、成员关系、社会关系,充分了解性格特征、犯罪前表现及悔罪态度,确保调查内容全面细致。调查结束,形成调查笔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论证,精准把握评估意见。此外,积极主动衔接法院、监狱等单位,实现“调查一人,留档一人”,确保调查不遗漏,把严社区矫正第一道“入门关”。

二、聚力维稳安保“焦点”,稳中念好“监管”经。充分贯彻落实扫黑除恶“两项专项行动”及“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做到重心下沉,实现排查成“网”,依托矫正矫正工作站、“两网融合”网格力量,实行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全员”走访,并将走访掌握的社区服刑人员生活、工作、思想状况形成工作档案,记录成册。不断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能力,推动村(社区)志愿者、担保人或监护人的“定人包案”措施,对全市社区服刑人员做到每日信息化核查比例100%,同时,在请假管理中,落实担保人的监管衔接及定位手机、电子腕带的“双管控”措施,监管范围不留死角和盲区。截至目前,共计走访排查社区服刑人员1782人次,排查重点社区服刑人员95人,切实做到数据准、底子清、情况明。

三、提升社会帮教“亮点”,细中念好“参与”经。积极依托基层社会治理大联动管理机制,进一步引入“网格化管理”模式,结合原有的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社区矫正教育(劳动)基地,做细政府型参与帮教力量。同时,不断吸收热衷公益的社区矫正志愿者及社区矫正“乡音”志愿者,促进社区矫正帮教人性化,服务精细化。不断引入各类专业性公益组织公益帮教,根据社区矫正工作实际,由公益组织为社区服刑人员送上“菜单式”帮教课程,开设心理辅导、专业技能培训等,充分弥补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力量薄弱的情况。

信息来源: 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