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交口称赞的“爱根嬢嬢”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姚爱根

  • 发布日期: 2018-01-02 09:19
  • 浏览次数:

圆圆的脸盘,朴素的发型,未语先笑的姚爱根看上去十分可亲。不过,你可别小看这位普普通通的中年妇女,她可是一位金牌调解员。

2011 年以来,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全国调解能手、全省“百佳调解能手”。

 

是群众交口称赞的“爱根嬢嬢”

你们老板这些年没有欠过工资,上半年还借钱给你们发工资……让我先把老板娘送去医院。你们放心,我和她同去同回!

今年春节前,海盐的某服装厂老板欠薪逃跑,情绪激动的员工不让老板娘吃喝,有些员工甚至砸坏工厂设备。姚爱根赶到现场时,老板娘已经休克,但员工仍不让其去就医。

这样下去,肯定会出事。面对情绪激动的员工,姚爱根推心置腹地跟员工讲道理。老板上半年还借钱给你们发工资, 现在你们也应该体谅体谅他。经过几个小时的调解,姚爱根还是打动了员工,赶紧将老板娘送去医院。最终,经过16 天的不懈努力,姚爱根通过要回企业的欠账和拍卖生产设备等方式, 终于赶在过年前给员工发放了工资。

每年年底前,因为欠薪纠纷集中爆发,确实会很忙。 姚爱根说。其实,除了特殊时期,几乎每天,姚爱根都要处理各类大大小小的矛盾。群众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来找政府帮忙。所以越是这样,我们越要用心去做,一定要尽心地去调解好。姚爱根说。

从事基层工作34 年以来,姚爱根经手调处的各类矛盾纠纷有1000 多件,涉及赔偿标的2800 多万元,调处成功率98% 以上。2004 年担任司法所长后,她还为群众宣讲政策法律98 场次,有2.3 万多名村民受教育;为群众解疑答惑,提供法律咨询1985 多人次,为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申请360 人次。

姚所长没架子,人也和气,所以我们都爱叫她爱根嬢嬢现在,当地的群众都服她、信她,有什么纠纷都愿意找她处理。

 

她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娘”

忙碌在一线,加班到深夜,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这是姚爱根的工作常态。

2016 年4 月,一位叉车司机在厂外乡道上装货时,将路过的一位骑摩托车的人撞死。驾驶员系无证驾驶,被害人34 岁, 家里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被害者家属认为交警对事故的定性有问题,情绪激动,请来了媒体报道,三十几个家属在公司门前还拉起了横幅。

眼看就要酿成群体性事件,姚爱根带领调解员们,不畏被害者家属的恶声恶气,苦口婆心地展开调解:如果你们信得过我,就让我给你们调解。当然,你们如果对调解结果有异议, 也可以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来解决。经过整整五天的调解, 被害者家属最终接受了调解方案,按照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及补偿接受了120 万的赔补款。

这五天里,姚爱根因为疲劳过度,多次去医院打点滴。儿子问她:到底命重要还是调解重要?姚爱根说:都重要, 但是人活着的时候就要多做好事,老百姓找我们帮忙,我如果不去帮,谁又来帮他们呢? 

去年,几乎整个上半年,姚爱根没有休过假。最快的交通事故处理,也要花6 个小时。对于复杂的纠纷,就需要多次调解,反复协调,有时候花上半个月也不一定能完成。姚爱根笑笑说,但是既然做了,就要用心去接近群众,以诚待人, 以情感人,尽最大可能让群众满意。 

她是家人眼中一直缺席的人 

儿子结婚前,她在调解现场;母亲病危时,她还在调解现场。姚爱根很无奈,她说:我自知对不起我的家人。

在近33 年的工作生涯中,没有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和她说上几句话,成了姚爱根永远的痛。

2009 年8 月,姚爱根的母亲病重住院。当天街道有一个村整村搬迁,考虑到存在矛盾纠纷隐患,领导通知她回单位加班, 考虑再三,她对母亲说:“今晚上有点事,我明天再来看您。” 母亲抓着她的手说:“我身体不行了,我怕过了今晚就看不到你了。”姚爱根实在不忍,便允诺母亲如果回来早的话,就一定过来。没想到,她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3 点多,当她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病危。直到母亲离去,她也没能和母亲说上一句话。

事实上,在母亲病重住院的9 个月时间里,她从未请过一次假。“这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说到这里,姚爱根哽咽了, “我没能跟我妈说话,我是我妈唯一的女儿……”


信息来源: 省司法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