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司法局高规格建设社区矫正中心
- 发布日期: 2017-08-03 19:13
今年以来,嘉善县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围绕标准化、高规格的建设目标,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社区矫正中心,进一步畅通特色化监管之路。目前,该中心已全面进入启用阶段。
一、超前布局,扎实做好硬件建设。一是高标准建设三区十八室。在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单设一层,占地面积约1050平方米。全中心分为执法监管区、教育帮扶区和综合办公区三区,内设报到室、入矫宣告室、训诫室、心理室、大数据分析室、监地视频会见室、图书阅览室、在线教育室等18室,超标准完成省厅“三区十室”建设要求。二是合理设计内部格局。中心所有功能室按照社区矫正入矫、教育、社区服务、执法等环节,设计呈顺时针活动线路布局,办公室区与执法、帮教区实行刷卡门禁隔断,确保工作保密性。标牌、制度、流程、职责划分统一规划设计,实现“四统一”。三是信息化设备配置完备。中心配备司法e通、指纹仪、人脸识别仪、执法记录仪、电子手环、录音电话、摄影机、笔记本电脑、指挥中心大屏幕等高科技信息化设备,有效提升社区矫正执法监管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二、创新为先,扎实提升软件水平。一是启用和设计多个信息化系统。引入四级视频指挥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心理测评系统和监地视频会见系统等多个软件系统,突出信息化监管水平。创新运用大数据分析理念,与杭州软件公司合作,研究建立社区矫正大数据库系统,构建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模型,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提升社区矫正预防性监管、教育、帮扶水平和工作的前瞻性。二是开展心理帮扶特色工作。打造包含心理测评室、心理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宣泄室、沙盘室、团体辅导室六位一体的心理帮扶中心。建有司法行政心理咨询专家团,县局政法专编人员中现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3名,三级5名,全部参与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和帮扶工作,形成了局专家团与购买专业机构服务相结合的格局。三是建立分类教育讲师团。社区矫正中心现有律师、心理、921三个讲师团,共计讲师22名、课题30个。可开展入矫、品德、法律、心理、政策、纪律、就业等8大类、15个小类分类教育。讲师和课题均在中心上墙公布,并实现动态更新。今年,全县已开展各类专题讲座80余场次,提供法律、心理咨询近30余人次。
三、完善机制,扎实提高运行能力。一是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社区矫正科科长任副组长,中心运行实行制度化、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建立健全岗位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信息化核查、心理咨询等各项制度。二是探索建立联动机制。在社区矫正中心建立公检法联络室,邀请公检法部门派员入驻办公,加大对矫正中心工作监督和指导力度。探索建立分片区执法中队,将全县9个镇(街道)划分为3个执法中队,配备政法专编干部和专职社工,借助司法所扎根基层和“四个平台”网格化管理优势,推进执法力量向下延伸。三是优化资源整合机制。整合社区矫正中心和教育劳动基地资源,共同完成社区矫正“两个八小时”。以教育为主,采用集中与分散、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开展入矫、中期、解矫三项教育和分类教育;基地以劳动为主,安排社区服刑人员种植蔬菜瓜果、培植树木、开展手工劳动,并邀请专家开展技能培训。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完善“921”帮教模式、吸纳社会志愿者力量等方式,进一步配合社区矫正中心作用发挥,扩大工作辐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