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司法局坚持“四个第一”确保社区矫正安全稳定

  • 发布日期: 2017-08-24 19:25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慈溪市司法局贯彻落实省厅工作部署,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水平为目标,以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定为龙头,夯实基础,完善机制,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切实加强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监管教育,为平安慈溪、法治慈溪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坚持把安全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扎实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认真总结提炼g20杭州峰会社区矫正维稳安保工作经验,健全完善常态化走访排查、分析研判等机制。部署做好“两会”及春节期间社区矫正稳控工作,开展节前教育和节前帮扶。严格执行上门走访、定期报告、外出管理、居住地变更、信息化核查、报备边控、监护人回访等制度,全市司法所通过排查走访共排查涉访、涉毒、涉赌及日常表现较差的重点人员50余名,落实帮教小组和定案包干责任人,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和执法流程,切实加强重点人员监管。组织开展一季度一次的社区矫正工作执法检查、社区矫正信息平台管理工作评查和审前调查质量评查等制度,制定完善全市社区矫正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执法行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定。  
  二是坚持把教育矫正作为“第一任务”,扎实推进科学化教育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加强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细化和丰富中期教育内容,深化分类教育,探索建立网上网下互为补充的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教育学习机制,组织开展以“学法用法、重塑自我”为主题,以组法治讲座、推送法治短信、观看法治教育片、分发法治宣传资料和组织法治考试为内容的学法用法系列活动,督促社区服刑人员“学法、用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意识,预防再违法犯罪的发生。规范教育矫正质量评估制度,制定针对性矫正方案,开展针对性个案矫正。探索完善基地化集中公益劳动模式、补偿性社区服务模式,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的形式内容。  
  三是坚持把互联网+作为“第一动力”,扎实推进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发挥科学技术优势,利用“互联网+社区矫正”模式,积极推进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实现社区矫正多级联动,监管网络全面覆盖,工作流程更加规范,有效提升了社区矫正监管水平。发挥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优势,实现多级联动,司法所每日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实时定位检查、轨迹查询,系统每日自动电话轮巡进行声纹认证,避免出现人机分离情况。同时,每天安排专人对全市各司法所日常监管情况进行核查,确保全市社区服刑人员处于实时有效管控中。今年以来市镇两级发现未经请假擅自越界者50人次,均给予依法警告处罚。采用面部+指纹考勤,规范工作流程,全市19家司法所严格落实电子报到、签到制度,通过运用面部+指纹考勤系统,实现日常报到、集中点验全覆盖,有效避免社区服刑人员出现代签、代报到等逃避监管的行为,切实维护了监管工作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四是坚持把专群结合作为“第一路径”,扎实推进全员化社会力量参与体系建设。在原来依托村级工作站建设、社区矫正志愿者、社区矫正乡音志愿者、社区矫正基地等社会力量参与的基础上,积极依托社会治理大联动管理机制,将“网格化管理”引入到社区矫正工作中,充分利用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把两类人员的排查、走访、监管、帮扶等日常管理工作列入网格员的工作内容,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社区矫正动态管理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充实“社区矫正服务志愿者”和“乡音志愿者”队伍,有效弥补特殊人群工作专业力量的不足,促进社区矫正监管社会化、帮教人性化、服务精细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