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照进戒毒者的身心

  • 发布日期: 2017-07-07 14:59
  • 浏览次数:

吸毒者,是生活在阳光背后的一群人,也是挣扎在无边毒海中的一群人,毒品让他们欲罢不能、饱受煎熬,让他们的身、心、智遭受巨大的伤害。但在强制隔离戒毒所,专业的戒毒矫治、民警的无私关怀、精准的回归适应教育,让他们的肉体和心灵都得到康复,让他们看到照进阴影的一缕阳光。这次,走进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倾听戒毒人员发自内心的忏悔,见证他们重获新生的艰辛和喜悦。

 

强身健体 赚足戒毒的“本钱” 

清晨,戒毒所里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场所中央的操场上,戒毒人员正做着健身操。不一会,他们的额头上已渗出点点汗水,在朝阳的照耀下,闪烁出晶莹的光芒。戒毒人员王晓就在其中。

入所之初,王晓经常觉得自己的腿不舒服,后来经过全面检查,发现不是物理上的损伤,而是毒品侵害导致的机能退化。做操时,他排在队伍后面,动作拖拖拉拉。民警问是怎么回事,王晓说自己的腿不听使唤,一动就疼。“越僵硬越要活动,来,试着练,我教你!”在民警的教授下,王晓伸展开双臂,开始练习健身操。在民警不断鼓励和带动下,王晓跳健身操的劲头越来越足,从刚开始的没练多久就气喘吁吁,到后来一节一节能将整套健身操做完。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王晓的腿越来越利索,身体机能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生理脱毒,是强制隔离戒毒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工作。像王晓这样的戒毒人员,在所里还有很多。康体是戒除毒瘾的“本钱”,戒毒人员因长期吸食毒品,身体机能受到严重损害,要想顺利戒毒首先要帮助他们恢复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素质。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该所积极探索戒毒人员体能康复的新路子,建立康复训练教研室,开展康复训练课小班化教学,并根据个体差异,指导戒毒人员从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平衡、柔韧、协调七个方面开展适度训练,同时做好体能数据的采集,设立戒毒人员康复训练档案,对他们的体能康复情况进行实时跟踪。

现在,戒毒人员每天早晚都会进行各一小时的康体训练,内容有球类、手语操、排舞、太极、健身操、跑步、棋牌、趣味游戏等。每年春季,该所还召开以“巩固康复成果,共建戒毒信心”为主题的春季戒毒人员运动会,检验戒毒人员康体成果,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通过科学的训练,绝大多数戒毒人员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为他们最终彻底摆脱毒品打下良好基础。

 

戒除“心瘾”心理矫治唤醒信念

今年1月的一天,该所特殊康复区戒毒人员小孙完成戒毒矫治,迎来了新生的日子——他终于可以脱下已经穿了快两年的蓝色病号服,换上自己以前最爱穿的运动服。当看到穿戴一新的小孙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平时就爱开玩笑的黄警官说了一句:“哟!看不出啊!挺帅气的一个小伙子么,可以去拍广告了呢。” 

当把时间倒转到2年前,刚入所的小孙可不是现在这般帅气阳光。因为长期吸食毒品,加之“心瘾”犯了,入所后,小孙曾拿方便面箱子砸民警,向他们吐口水,还出现了严重的幻听幻觉,甚至做出了一些自我伤害行为。在被送到特殊康复区接受特殊戒治管理时,他的嘴里还喃喃地说着:“外面有人要花300万雇人杀我全家。” 

来到特殊康复区后,小孙的情况一直不稳定。坐在约束椅上的小孙还不罢休,梗着脖子不住地叫骂。民警知道他是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不仅没有对他的这种无理行为予以指责,还无微不至地关心他,帮助他,每天按时给他服药,找来心理健康书籍读给他听,专门从社会医院请来精神科专家对他会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警官还运用各种心理治疗手段开导他。就这样,慢慢地,小孙“复苏”了。两个月后,他走出了特殊康复区参加正常的戒毒矫治。

小孙的精神异常症状消除了,“心瘾”逐渐消失了,他还因表现良好,被提前3 个月解除强制隔离戒毒。

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身体上的毒瘾也许不需太长时间就能清除,导致复吸的往往是心瘾,这也是戒毒中最顽固的难题。近年来,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制定心理救助三年工作计划、完善心理救助中心布局、培养心理矫治骨干民警(现有二级心理咨询师13名、三级心理咨询师108名,占民警总数的37%)、借助外部优势资源、开展心理矫治月活动等,不断提升心理矫治工作成效,帮助戒毒人员坚定拒绝毒品的信念,告别浑浑噩噩的生活。

(文中戒毒人员均为化名)


信息来源: 省司法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