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司法局推进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改革
- 发布日期: 2017- 05- 12 17: 02
嵊州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推进工作重心下沉,服务端口前移,全力打通联系群众 “最后一纳米”。截至目前,共接听“12348”来电咨询共301件,接待来访咨询187批,208人次,受理援助案件385件,其中涉及刑事78件,民事305件,行政2件,累计为受援人挽回和取得利益431万元。
一、优化便民设置,实现“一站式服务”。加强临街一层便民服务窗口建设,坚持以推进法律援助设施便利化为重点,加大法律援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办公办案设施装备水平。整合“12348”法律服务热线,按照“做大做强 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为目标,不断完善“12348”热线平台功能,加强 “12348”热线值班队伍建设,使“12348”热线平台日渐成为法援之手,关爱之心,保护之盾。优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调解等业务对接,设置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妇女维权、信访接待、大调解服务等窗口,发挥集成效应,提高运行效能,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性法律服务。同时加强法律援助异地协作,完善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提升服务效果。
二、强化保障能力,实现“一次性办理”。加强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的协调,上调律师值班补贴标准,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援助工作站值班补贴分别上调50%、25%,充分调动了律师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积极性。健全完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相关权益保障和扶持措施,组织引导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完善法律援助管理体制,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法律援助中心依法做好受理、审查、指派等组织实施工作,提高受理审核指派效率,做到事有人做,责有人负。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度,简化程序,实行“当场”受理、“当场”审查、“当场”指派,特别是对工伤、农民工“讨薪”、军人军属等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无需排队等候,免于经济审查,使符合法律援助申请条件的群众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
三、深化工作网络,实现“一网式援助”。积极抓好嵊州市公共法律服务网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推出网上办事通道,逐步实现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司法所和村(社区)三级实体平台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指导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从事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加强与工会、妇联、团委、残联等主要社会组织的协调合作,加强法律援助行业部门工作站建设,在法院、检察院、看守所等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同时积极推进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的建设,形成了以 21个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479个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全覆盖为基础,11个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补充的“法援大网”,夯实“半小时法律援助圈”,方便群众及时就近获取信息、申请获得法律援助,实现“一网式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