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司法局“四化”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 发布日期: 2017-01-03 19:14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庆元县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厅相关要求,通过采取“四化”措施,全面部署、扎实推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监督管理规范化。一是开展社区矫正联合执法大检查。联合检察院对19个乡镇(街道)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执法大检查,通过查阅社区矫正人员档案卷宗,检查学习教育、动态监管、日常报到考核等情况,发现日常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处罚力度。2016年以来共开展执法检查3次,对发现的不符合规范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限期落实整改,确保执法安全。二是严格规范执法加大处罚力度。严格遵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及《浙江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对有“对抗监管”、“逃避监管”等违反社区矫正监管规定的行为,及时通报并会同相关部门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目前共警告29人次。三是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人员排查走访工作。按照“全方位、无遗漏、不留死角”的要求,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人员进行拉网式、网格化排查,特别是对在杭地区特殊人员,落实外出走访、疏导管控等措施。四是推出社区服刑人员风险评估机制和红、黄、蓝“三色”专人档案监管制度。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活动轨迹的无间断监控,实现社区服刑人员风险评估率达100%,年再犯罪率、脱漏管率分别控制在0.5%和1.5%的较低水平以内。
二、执法工作信息化。一是进一步深化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建设。安排专人管理指挥中心工作,落实指挥中心值班制度,充分发挥与运用社区矫正管理平台在矫正工作中的作用,确保指挥中心常态化、规范化运行。同时,为各直属司法所配备了人脸指纹报到仪、录音电话等信息化执法装备,不断增强基层司法所的执法信息化能力。二是全面实行gps手机定位和电子腕带“双管控”措施。运用电子腕带和“司法e通”等信息监管技术,切实解决“八小时”外和节假日监管难等问题。去年5月,专门到金华、桐乡学习考察相关经验,并及时为社区服刑人员配备电子腕带和“司法e通”等信息设备;7月起,正式启用“司法e通”系统,并逐步完成社区服刑人员信息补录工作,实现全县范围内社区服刑人员全部定位,并持续提升手机定位管理系统,通过影音识别等功能防止矫正人员人机分离等现象发生。
三、监地衔接常态化。认真贯彻省厅《关于加强监所与市县司法行政机关衔接协作的若干规定》精神,在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过程中,积极与监狱沟通协作,及时解决问题,共同推进工作。做好与监狱联网信息核查工作,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刑释人员进行身份信息核实,同时,通过入监亲情帮教形式,进一步加强向“大墙”内的延伸帮教工作。2016年3月,组织帮教团到十里坪监狱进行入监帮教活动,通过谈话、赠书、播放宣传片等多种活动,对监狱服刑人员进行帮教和慰问,带去家乡的关爱和家人的叮嘱,推动监狱服刑人员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四、维稳安保重点化。根据省厅备战、临战、实战、决战四个阶段部署要求,对全县各乡镇(街道)司法所开展执法检查,严防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虚管。出台《庆元县g20维稳安保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从县领导到各乡镇(街道)层层推进,分管县委副书记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各乡镇(街道)签订社区矫正工作责任状;严格落实g20维稳安保工作方案,顺利完成g20安保维稳各项工作,精准精心精细筑起画地为牢的天罗地网,确保社区矫正的绝对安全,实现“零脱管、零失联、零再犯罪”和“六个绝不发生”,向g20峰会呈递了一份满意的答卷。8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杜光旻在司法局《关于社区服刑人员监管隐患的情况报告》上作出批示,高度肯定该局g20维稳安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