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司法局量化督查“十覆盖” 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
- 发布日期: 2016-08-24 17:15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江山市司法局积极创新机制,推行社区矫正量化督查“十覆盖”,扎实推进特殊人群管控工作,促进社区矫正工作“四化”建设。
一、程序责任全覆盖,干部管理明晰化。一是责任方案全覆盖。敦促各乡镇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借以有效提高乡镇(街道)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司法所长为“第一责任人”,强化司法所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二是责任清单全覆盖。在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定人包案”的基础上,要求各乡镇对全辖区所有社区服刑人员制定乡镇领导包片,干部包人的责任清单。明确司法局、乡镇及司法所责任,做到手段紧、责任清、任务明。
二、教育告知全覆盖,重点人群管理精细化。一是集中教育学习全覆盖。检查各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三项教育”的相关台账资料和照片记录,督促落实集中教育实效,严格审查各乡镇集中教育开展的频率和内容,助推“八小时”集中教育出成绩有效果。二是告知承诺书全覆盖。告知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概念,明确社区服刑纪律,强调社区服刑人员责任与义务,由社区服刑人员亲自签字承诺并留档,“先一步”把好社区服刑人员的纪律和责任教育关。三是请销假管理全覆盖。出台司法所百分制考核制度,精确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划清工作权限和范围,明确告知请销假审批权限、限定事由及请销假程序。在督查中通过手机定位系统排查,下派人员全辖区实地走访及手机抽查等方式,全面核查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请销假及外出情况,严格请销假制度,严肃处理未经允许私自外出的社区服刑人员。
三、信息核查全覆盖,定位管控智能化。一是手机定位核查全覆盖。细化信息化核查内容,利用轨迹查询,电话抽查,临时报告,移动查询,周边关系排查等有效手段,积极克服手机定位系统目前存在的技术盲区和漏洞,有效监管停留超时、越界、呼叫转移等问题。二是视频通话全覆盖。不定期通过手机视频通话及微信群发送实时地址等方式结合手机定位系统行动轨迹,规避社区服刑人员一人多号码,手机呼叫转移,人机分离等情况。三是指纹、人脸点验全覆盖。落实重点时期及重点人员每周点验制度,结合智能化指纹录入及脸部识别仪的使用,做到工作留痕留影留记录,有效强化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日常管理规范化,借以技术手段杜绝社区服刑人员他人代签等违规现象的发生。
四、巡回走访全覆盖,全域管控实效化。服刑人员走访全覆盖。在巡回督查中仔细检查各乡镇司法所走访排查单及走访笔录内容,督促司法所工作人员对本乡镇所有社区服刑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全部走访摸排,对完成情况不佳的司法所下达整改通知单,推动各乡镇扎实做稳做全走访工作,切实掌握辖区内每名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情况。同时,乡镇(街道)领导带队走访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全覆盖。通过对照责任清单,清点重点人员走访记录,督促各乡镇落实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提高乡镇(街道)领导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视度和支持度,抓好乡镇领导带队走访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工作,压实乡镇领导在特殊人群管控工作中的责任,形成基层社区矫正工作齐抓共管新合力。
信息来源: 浙江省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