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司法局做好需求对接 实现村居法律服务“有形有效”

  • 发布日期: 2016-08-18 19:28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瑞安市司法局通过找短板、补短板,积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把村(社区)法律顾问作为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加强需求分析,创新服务方式,有效弥补村居“法律服务”短板问题。截止目前,该市各村(社区)法律顾问共开展法制宣传291场,办理援助案件113件,为乡镇(街道)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113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25起。
  一是注重社情民意,开展“精准”服务。探索建立社情民意研判机制,组织顾问人员对955个村居(社区)重新进行调查摸底,结合村居社情复杂程度,有否旧城改造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分类,根据调查情况专门组建征地拆迁、劳资纠纷、“五水共治”等5个专业小组,筛选社情复杂、项目较多、问题较多的村居(社区),有针对性解决当前村居常见法律问题,并由5个小组中业务能力较强、有农村工作经验的顾问人员进行巡回走访,开展“村务体检”,帮助解决村级组织在法律层面上的问题,今年以来共开展村务法律体检165个,帮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合同、协议等225个。同时,积极引导村(社区)法律顾问与居民骨干交朋友、深入村居特殊群体,加入小区居民qq、微信群等,了解群众需求,及时提供法律帮助。
  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四式”服务。一方面法律顾问人员每月定时定点到村(社区)坐班,开展“蹲点式”服务;另一方面在村(社区)办公楼醒目位置悬挂法律顾问宣传牌,明示法律顾问身份、服务内容、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方便有法律需求的村民通过电话、邮件、qq、微信随时与法律顾问约定时间,开展“预约式”“一对一”特色服务;同时充当法律援助代办员角色,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特定群体提供“上门式”服务。在此基础上,探索推行“交互式”服务方式,合理错开各村(社区)法律顾问定时服务时间,司法所(分局)联合村(社区)向辖区群众公布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服务信息,方便群众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法律顾问,增强了服务的实效性。
  三是统筹服务资源,开展“组团”服务。统筹农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力量,按5-6人为一个团队进行划分,把175名顾问人员划分为33个服务团队,分配服务区域,并把责任具体落实到小组组长,以组团式服务确保农村法律顾问工作实效。团队人员在遇到疑、难、杂的重大问题、群体性事件以及敏感性涉农事务时,及时向服务团队汇报,按团队“会诊”后形成的书面指导意见进行办理,改变以往农村法律顾问“一人多村难顾”问题,也提高了解决疑难重大问题能力。同时,法律顾问每个季度为村居(社区)举办1次法治讲座,每个村(社区)法律顾问认真准备一堂精品课,与临近村(社区)交叉开展法治讲座,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授课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