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探索法治服务志愿团制度 打造政民企共享“公共法律服务圈”
- 发布日期: 2016-07-25 18:43
今年来,龙游县司法局深入贯彻省委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决策部署,牢牢抓住法律服务队伍这一关键群体,组成“法治服务志愿团”,通过优化队伍素质建设、引导法律志愿服务、鼓励参与矛盾调解,推动法律服务工作者融入大局、融入基层、融入发展,打造政民企共享“公共法律服务圈”。目前,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12起,化解历史积案40余起,参与疑难信访化解20余起,开展42次法律培训,规劝16名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全县共受理群众信访762件(人)次,同比下降32.92%。
一、固本强基、融入大局,打造一支法治建设“护旗队”。 坚持党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大力实施律师行业“固本强基”工程,夯实平安法治建设的社会人才基础。一是思想教育聚力。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律师职业道德及执业纪律教育相结合,为全县法律从业人员标出底线、划出红线,确保不发表、不炒作、不参与同党的大政方针相违背的敏感话题及各类群体性事件,并发挥法律专业优势,通过发放法律知识读本、开通咨询热线、制作普法节目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目前,全县25名律师、29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全员组成法治服务团队,以实际行动投身法治建设、护航g20峰会。二是短板管理加力。结合“名所、名品、名律师”培育工程,开展律师行业中不规范执业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整治,通过找问题、查短板,破难题、补短板,纠正和遏制律师执业过程中的违法违规执业行为,并建立健全律师教育培训制度,强化监督管理、优化执业环境,不断提高律师服务中心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三是考核评查发力。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签订责任状,实行年度考核评查,通过总结自评、看听谈评等方式,对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服务大局、执业办案、执业纪律以及法律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和党建工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优评先依据,如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不规范则要求限期整改。
二、创新机制、融入基层,打造一批社会治理“生力军”。 以构建司法人员与律师的新型关系为重点,改革创新、多方联动,让律师群体主动服务涉法涉诉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历史积案化解等工作,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力量。一是建立“所所对接”调解机制。利用律师第三方特殊身份,建立律师事务所与基层派出所无缝对接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通过向矛盾双方宣传法律知识、分析利害得失,引导当事人由意气用事、无理闹事走向依法行事,有效促进疑难矛盾问题解决,减轻基层执法部门负担。如针对信访人程某某连续6年以公安机关非法扣押、查封处置其房屋为由不断信访情况,游龙律师事务所从民事角度出发以第三方身份向当事人解释分析法律条文,使其息访接受调解。目前,通过该机制共成功调解各种矛盾112余起,平稳顺利地解决了一批钉子案、骨头案。二是建立村所法律顾问机制。由律师团队担任基层司法机构、行政村法律顾问,针对基层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法律疑难问题,开展专题培训32次、一线授课12次、实时咨询102件,有效打破基层干部群众传统思维定势、法律认识误区,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如该县“锦林律师团队”开创“送法入高墙”先例,向看守所在押未决犯讲授自首法律知识,引导16名嫌疑犯投案自首;与基层民警交流学习诈骗案件逮捕证据标准,开展以案说法,增强办案能力;针对镇村调解组织农村土地纠纷难题,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调解技巧,为村干部化解纠纷送上“法律武器”。三是建立律师协作接访机制。建立律师陪同接访和轮流坐班机制,让律师群体以法律服务者和监督者身份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对群众信访事项逐一进行法律解答,全力引导群众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合理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将法治观念传播到最基层。今年来,由全县各律所轮流安排律师到县信访局、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坐班68人次,积极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办理法律援助328件,化解疑难信访20余起。
三、双线联动、融入发展,打造一群法律服务“店小二”。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工作者在经济工作中的保驾护航作用,线上线下联动全力服务经济结构调整、企业平稳转型。一是“上门”法律服务。从全县律师中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律师志愿团队”,从“门诊服务”变“上门服务”,主动深入企业排查经营风险隐患,为企业量身定制具有针对性的“良方”。实施“法律体检”“双百行动”“窗口值班”“进驻园区”等行动。1-6月,法律志愿服务团队已上门服务271人次,向企业提供免费咨询280余次。二是“上网”普法宣传。深化法制橱窗、法治文化长廊建设,推广“接地气”法律服务产品、宣传手册、法律读物。把法治宣传服务经济转型列为“七五”普法的重要内容,依托新媒体开创“互联网+”时代法治宣传新模式,鼓励律师志愿服务团队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等载体扩大普法范围。全县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已接入“龙游县司法行政网”,市民可随时与律师资源“一键连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快捷、周到、科学的法律服务。目前,网站日访问量达500多人次,律师共参与法制宣传52场,已形成基层法律服务特色品牌20余个。三是“上前”排忧解难。深入了解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劳动用工、股权财务等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和法律难题,及时提出专业性意见,为企业上市、兼并重组、自主创新等提供优质服务。尤其是重点关注企业劳资纠纷问题,依托“全民调解”新模式,深入开展“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活动,缓和劳资关系、维护企业稳定。同时,积极参与“僵尸企业”平稳处置工作,保障“供给侧改革”成效,全力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1-6月份,办理涉及企业转型升级法律事务18件,涉及金额400余万元,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260余万元。办理涉企法律援助114件,协调解决欠薪纠纷85万元。
信息来源: 浙江省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