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区司法局发挥律师作用全力助推“法治下城”升级版建设
- 发布日期: 2016-07-19 15:47
下城区司法局充分利用辖区律所分布广、品牌优、律师从业人员多等资源优势,采取多种举措,努力发挥律师在参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法治下城”升级版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在护航g20过程中,律师们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全面开展普法宣传,全力助推平安下城建设,赢得了各方的肯定和群众的赞赏。
一、以g20安保维稳为圆心,倾情服务“保平安”。一是峰会维稳安保再展新风采。全区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紧紧围绕g20峰会圆心,严格按照规定,做到不主动联系媒体,不擅自接受采访,有担当有作为。以8个司法所为单位,成立律师服务g20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大排查,协助各级调委会发现苗头、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第一时间配合相关部门参与矛盾纠纷化解;随时跟进重大敏感案件承办的具体情况,全力确保律师办理重大敏感和群体性案件“零炒作”,努力防止经济民生领域矛盾演变为社会风险,为峰会安保营造优良法治环境。二是“律师进社区”再现新成效。通过“公益律师快线”平台,加强对“律师进社区”工作的数字化管理;以社区律师考勤签到及法律服务信息录入为抓手,在统一推荐、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为全区8个街道74个社区派驻值班律师。通过评定,对不能胜任的律师予以调整,并通过下城报、下城发布等平台对所有驻点律师信息予以公示,在明确工作范围和职责上实行“三固定三公开”,以提升社区见法率及群众对“律师进社区”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坚持“应援尽援”,辖区21家律师事务所、35名律师经申报和审定成为法律援助志愿律师事务所和志愿律师,于程律师被评为杭州市十佳法律援助律师,徐晓明等6位律师被评为下城区“优秀援助律师”。今年来律师参与法援中心值班243人次,先后为165人次提供法律援助。三是“三所联调”再奏新乐章。联合区公安分局以全区警民联调室为纽带,充实律师事务所力量,升级警民联调机制,创立“三所联调”工作模式,从而拓宽律师服务社会的渠道,增强调解疑难复杂纠纷的能力。实际工作中,针对错综复杂的纠纷案件和专业性较强的纠纷领域,如涉及医患、劳动、交通事故、遗产分配、婚姻等,突出律师业务专长进行化解;对于跨专业、跨领域、跨部门的疑难复杂纠纷,由政法委牵头,公安和司法行政部门协同,全区范围内遴选律师、民警、调解员抱团出诊“治”纠纷。该模式推广以来,共受理调解矛盾纠纷935起,调解成功率98%以上。
二、以致力经济发展为重点,热情服务“保增长”。一是提升实力,树行业旗帜。该局始终坚持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理念,从而吸引南方中辰、法校、汉博、北京盈科、北京康达等有影响力的品牌律所及相关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流入下城。仅今年,全区律师行业整体呈现健康快速发展态势,全区现共有律师事务所40家,执业律师494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7.9%和42.6%,全区每万常住人口平均拥有9.23名律师,超全市每万人口平均4.28名,综合规模位列全市第二。同时,随着下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引导律所在房产建筑、金融证券、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国际投资合作等新兴法律服务市场转型升级,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政府性经济项目开发以及大型集团企业运营提供高水准及专业化配套服务。二是融入中心,树工作标杆。充分发挥律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企业矛盾纠纷调解中的优势,先后有64名专职律师参与并成功调解杭州装饰城搬迁、地铁工程建设、农居拆迁、“田逸之星”等重大项目的群体性纠纷,协助调委会圆满完成皇亲苑地下室综合整治、城北四大机电市场搬迁等重大事件的调解任务。目前正集中调解群体性矛盾—江南时代企业等纠纷案,专门派出多名律师全程参与,为矛盾双方提供法律服务,力促依法解决。从去年以来,律师参与各类矛盾纠纷4000多起,充分发挥了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三是法护创客,树服务品牌。从40家律师事务所中招募业务水平精湛、职业素质较高的律师成为普法使者,深入开展公益律师服务大学生创业企业等“法护创客”活动。通过向企业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和“法律服务咨询函”,为律师服务中小企业牵线搭桥。通过走访、担任法律顾问为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有针对性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并购与重组、公司控制权、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财税、互联网金融、新三板及otc法律业务的服务。
三、以助推依法行政为基础,真情服务“保规范”。一是建言献策,做职能部门贴心人。组织辖区律师以法律顾问身份,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政府法治建设,为各职能部门提供法律咨询、出具法律意见书、参与重大事项研讨会,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对重点项目的投资、改造等进行法律框架设计、法律文件起草、修改及把关。根据区委、区政府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成立区长办公会议会前学法律师团、代理涉检信访案件律师专家库、下城报“法治你我”栏目法律顾问团等,主动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律师参与学习授课152人次,参与党政领导下访随访8人次,参与信访值班536人次。二是参政议政,做社情民意代言人。引导律师积极运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发挥谙熟法律法规、了解法律实务的特长,在政治、经济、民生等领域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目前,全区律师在各级担任人大代表2名,政协委员3名,4人先后获“杭州市最美人大代表”、“下城区五好代表”、“双好委员”等荣誉称号。浙江南方中辰律师事务所蒋怡律师(政协委员)撰写的《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法治下城建设》,浙江思伟律师事务所王勤保律师(政协委员)撰写的《关于规范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建议》《关于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的建议》等议案提案均被采纳,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三是站位前沿,做法治宣传领路人。引导律师积极投身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按照“七五”普法规划要求,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普及法律法规,解读、剖析司法解释和判例,有效增强民众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今年以来,律师受邀参加依普骨干培训授课19人次,参加党员固定活动日授课23人次,参加 “3.8”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重大纪念日广场宣传活动46场次。以“法律六进”为平台,广泛开展“精准”普法,受益群众达上万人次。
信息来源: 浙江省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