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安置帮教前置监狱模式打造监地衔接新样板
- 发布日期: 2016-06-07 19:17
近年来,安吉县司法局积极探索监地衔接有效模式,通过摸清底数,动员企业,现场招工等方法打造出新型监地衔接模式,有效降低了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
一是强化监地对接,摸清服刑人员基本情况。该局根据信息平台统计和与各监狱有效对接,得知全县共计有772名服刑人员分布在全国各地监狱,其中本省监狱服刑人员占到75%,如果这些人不能安置好,按照往年全县平均有30人重新犯罪的概率推算,g20峰会期间,很可能会出现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该局在精准掌握全国各监狱中安吉籍服刑人员数量、刑期等基本信息的同时,通过电话、实地进监帮教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服刑人员在监狱的表现、特长、需求等情况,并建立服刑人员基本信息台账。同时,针对刑满释放人员由于出狱后的几个月,存在无固定工作导致无稳定收入,房屋年久失修无法居住导致居无定所,家属排斥不予接纳等情况,极易造成重新犯罪。该局对刑满释放人员提前1个月进行走访摸排,了解掌握其家庭、生活住房、社会关系等情况,并确立帮教志愿者,帮助其解决可能面临的后顾之忧。
二是打消企业顾虑,实现政府帮教与企业发展双赢。该局在全面走访企业中发现,本县椅业、竹产业两大传统产业遭遇招工难。这些行业劳动密集型岗位多,外地员工流动性大,不少企业有订单却无人做。而服刑人员在监狱改造期间,既学习了法律知识,又掌握了机械、缝纫、计算机等方面的技能,符合企业用工需要。但是,该局在派出工作组与企业对接推荐刑满释放人员时,企业往往存在诸多顾虑,不愿意接纳,为此该局在加强安置帮组帮教政策宣传的同时,联合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多部门出台了刑满释放人员后续帮教的具体措施,打消了企业的顾虑。企业方表示“现在招工难,外地工人又频繁跳槽,而安吉籍的服刑人员是,在监狱期间又学到了技能,出狱后到企业即是个熟练工人,不用再培训,节约了我们的用工成本。再加上政府对他们的后续帮教,消除了我们的顾虑”。该局经过积极对接和努力,全县10家大企业和近100家中小微企业愿意接纳刑满释放人员,并编印了精美的帮教手册《回家的路》,以图文方式介绍了安吉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安置帮教政策和联系电话、10家大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及岗位招聘信息、联系电话等。
三是组织进监“三送”,开创安置帮教新局面。今年的4月和5月,在分管副县长的亲自带队和参与下,该局组织工作人员、律师和近10家企业先后赴湖州监狱、省南湖监狱,开展了以送“情”、送“岗”和送“援”为主的“三送”活动。向全体安吉籍服刑人员发放了《回家的路》手册,并分别赠送了150本励志书籍;企业现场搭台招聘,并与24名今年即将刑满释放人员签订了用工协议;律师及援助工作人员为60余名服刑人员遇到的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法律困惑和纠纷,进行答疑解惑,提出专业的法律意见。“三送”活动也改变了以往的传统帮教模式,变成为温情的见面会、贴心的法援会、特殊的招聘会。监狱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这种做法解除了服刑人员重新走上社会的重重顾虑,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更有助于他们安心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