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全力打造百姓“问法说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 发布日期: 2016-06-29 17:09
  • 浏览次数:

  近年来,台州市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打造百姓“问法说事”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中心的四项职能,努力为百姓提供“问法说事”贴心服务。
  一是以法律援助为切入点,打造特殊群体维权中心。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法律援助实体平台,通过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等开设法律援助窗口、派驻援助专职工作人员、建立援助工作站,并设立法律服务机构、法院、监狱、看守所、残联、人社、妇联、工会、民革等10个行业领域法律援助工作站或维权岗,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实体平台体系。在全省率先以公开招募方式成立了由68人组成的全市公职律师法律援助团,同时成立并强化了专职律师援助团队、行业法律援助专业团队、农民工援助团、公职律师法律援助团、名律师法律援助顾问团等5支队伍建设。制定《台州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规范化操作流程》,建立健全了法律援助咨询解答、接待、登记、审查、指派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全面实施援助办案情况公开制度。建立全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专家库,完善质量同行评估人员培训和退出机制,逐步推行案件质量与办案补贴挂钩制度。1至5月份,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083件,挽回经济损失2295.2万元,受援3255人次。
  二是以释法解惑为关键点,打造法律疑虑疏导中心。创建以宣传、咨询、解答、引导为流程的“一条龙”法律服务模式,解除百姓关于法律的疑虑,解决群众涉法难题。今年以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解答来电来访咨询8495人次。全面打造全媒体、立体化的百姓“问法说事”宣传平台,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展板、手册、海报、小品等八大宣传平台和建立百名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宣讲团、开展百场公共法律服务“进村入企”、组织百名村(居)主任、人民调解员体验、组织百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举办百场法治公益讲座等活动,开拓百姓对法律知识的获取渠道。建立《参与化解涉诉矛盾纠纷工作律师名录》,选派律师参与化解涉诉矛盾纠纷,指派律师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涉诉信访接待和指引服务,向当事人释法析理,将涉法信访引入法治途径解决,今年共接待涉法信访人员385人次,协助办理涉法信访案件93件。
  三是以多元调解为着力点,打造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人民调解窗口,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承接多调衔接枢纽的作用。成立台州市人民调解协会,建立人民调解智库,为化解全市疑难矛盾纠纷提供智力保障。在全省率先推行仲裁和人民调解联动化解民间商事纠纷的对接机制,完成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仲裁委的工作对接,推进仲裁体制“一裁终局”和人民调解“案结事了”的优势互补。与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制定“1+2+n”诉调衔接工作机制,通过人民法院诉调衔接中心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对接,打造了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上半年调解分流案件1289件,调解成功1202件。大力推进县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加强对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点调解工作业务指导和功能完善,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站点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的重要地位。同时深入开展互联网+人民调解工作的技术创新,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开展调解“视频面对面”服务,实现零距离实时调解,提高调解效率。
  四是以完善机制为突破点,打造部门联动协调中心。为整合各涉法部门法律人才,台州建立了由市级33个涉法成员单位组成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问法说事”联络员队伍,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尚属首创。明确联络员的工作职责,各涉法单位分别推荐一名业务骨干或公职律师担任联络员,负责其所在单位与中心的对接。市级33家涉法单位均在中心设立“问法说事”窗口,采取挂牌服务的形式,承担中心相关工作任务。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推进中心各项工作,33家涉法单位在市司法局的统一协调下,为中心工作开展提供人力、物力、法律政策资源保障,共同把台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成全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新名片。

 

 

 

 

信息来源: 浙江省司法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