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区人民调解工作纪实

  • 发布日期: 2016-05-03 16:33
  • 浏览次数:

  

小小调解室解决“大麻烦”

金东区人民调解工作纪实

  近年以来,金东区在集纠纷化解、信访接待、法律服务“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调解中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思路、新办法,拓宽社会矛盾解决渠道,不断完善多元调解组织体系,加强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和个人品牌调解室建设,培育了一批百姓心中的“老娘舅”,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截至目前,金东区先后建成12个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和10个个人品牌调解室,一季度,全区共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136起,为当事人挽回损失2083万元。
     

个人品牌调解室调出一片和谐来

  老余调解室挂牌成立于去年10月份,余跃进是调解室的“掌门人”。余跃进今年58岁,1984年开始从事司法工作,1992年专职从事法律工作。“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群众皆大欢喜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肯定。”余跃进说,作为基层调解员,要维护好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就要时刻牢记“民间纠纷无小事”,一定要把群众的事儿当回事儿,只要你对人民调解工作热心,为民解忧尽心,调处纠纷耐心,办起事来细心,以诚取信,纠纷肯定就会一点点化解掉。现在很多村民碰到纠纷都会主动找到余跃进,一些村两委在遇到他们无法调和的纠纷时,也会叫余跃进前去调解。
  “以前工作内容都是调解纠纷事件,现在不仅要调解还会涉及到一些诉讼案件。这么多年来,接触最多的还是以乡邻纠纷、离婚纠纷和承包合同纠纷为主。” 在众多纠纷调解中,集体纠纷调解起来较为棘手,对此,余跃进心有体会。2014年下半年,曹宅龙一村和黄金岭村因土地问题产生了纠纷。“龙一村将集体土地承包给了黄金岭村种桔子,承包时间到后,承包款没有收上来,为此龙一村村民一度想把黄金岭村的桔子树拔掉。”余跃进说,当他得知此事后,连着三天吃过晚饭就直奔龙一村,将两村的村支书、主任和三四十位承包户召集在一起,面对面协商解决方案。余跃进在听完双方叙述后,跟他们讲道理分析利弊,每天晚上十点多才回家,最后终于将这起集体纠纷妥善解决了。这起纠纷是因为早期承包合同条款太粗造成的,为了防止双方以后再因此产生纷争,余跃进还为他们重新起草了合同。
 

身边“老娘舅”解民忧化民愁

  有一批经验丰富、威望较高的调解员,他们多年从事调解工作,在百姓中也树立了一定的威望,是大家眼里的“老娘舅”。1983年出生的曹旭东算得上是最年轻的“老娘舅”,年纪不大的他,调解起来却是一个“老手”。成立于2011年的小曹调解室,位于傅村镇,调解的纠纷主要以工伤、劳资、房屋买卖等为主,光2015年一年,就调解纠纷100余起。
  一起工伤赔偿事件,曹旭东已经调解多时,过程中一度要发展成为诉讼案件,经他向当事人双方阐明走司法程序与调解两者的利弊之后,当事双方再次坐在一起面对面进行协商。“很多人初调不配合,动不动就喊着打官司,我作为调解员,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们知晓打官司和调解的优缺点,最后选择哪一种由他们自己拿捏。”曹旭东说。
  在多年的调解工作中,曹旭东一直很注重专业两个字,相关的法律法规一定要让前来调解的人听懂为止。为此,他也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并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解释让普通老百姓理解略显生涩的法律条款。曹旭东告诉记者,别看自己现在调解起来得挺顺手,一开始也因为年纪的原因,老百姓不信任。“当时有师傅带着我调解,当事人一看我年纪轻轻,就问我师傅‘这个人说的话可信吗’。”曹旭东说,他当时觉得,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再加上耐心、诚心、热心和公心,就一定能取得大家的信任。
  渐渐地,曹旭东凭着一件件纠纷的成功调解,成功取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信任。他说,很多时候,初调很多都在村里或者工厂等产生纠纷的一线,这样做一来能通过听取多方声音,从而第一时间较为全面地了解纠纷产生的前后原因,二来还能借助人情打开调解僵局。
         

行业性专业调委会让大事化小

  去年8月15日晚,孝顺镇村民许某与一行驶车辆发生碰撞,受伤严重,随即被送往市中心医院抢救医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许某病情稳定,但就赔偿款一事与肇事方产生分歧。于是,许某向专业调委会寻求帮助,短短一周,便与肇事方达成一次性赔偿协议,包括在医院的所有治疗费用、事故所需的交通费、护理费、误工费、伙食住宿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各项费用,共计获赔36万3千元,许某心里倍感慰藉。当事双方对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这场调解不仅节约了双方的时间和成本,更是让一场民事纠纷得到平息。
  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的基础性作用,对纠纷易发多发的行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把调解工作延伸到各个角落。截至目前,金东区先后成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婚姻家庭纠纷、校园学生伤害纠纷、环境保护纠纷、劳资纠纷、物业纠纷、高危行业安全技术等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区域特点,一些乡镇还成立了专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如孝顺镇、傅村镇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还有金东区农批市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真正做到了“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

 

 


 

信息来源: 浙江省司法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