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司法局构建法律援助“三式”便民长效机制

  • 发布日期: 2016-05-11 15:49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瓯海区司法局通过“客服式”接待、“织网式”建站、“组团式”进驻,积极拓宽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引入律师团队进驻工作站,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水平,着力构建法律援助“三式”便民长效机制。
  一是“客服式”接待,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在区法律援助中心建立律师轮流坐班制度,聘请70余名律师轮流到援助中心窗口值班,接听“12348”咨询热线电话,接待群众来访,解答法律问题。全力打造法律援助qq咨询群、法治网“12348”在线咨询、瓯海法律援助实名新浪微博、实名微信公众平台等“四大”平台,为群众提供“客服式”在线解答。探索“掌上法律援助”,个性定制“瓯海法律援助”微信公众平台。截至今年4月底,共计来电来访2368人次,同比增长156%。其中“12348”热线共接待来电咨询1298件。
  二是“织网式”建站,拓宽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实现法律援助工作向司法单位覆盖,先后在法院、检察院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开设专窗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申请,今年以来区法院和区检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分别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71件次和26件次。积极延伸法律援助触角,完善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龙头,镇街法律援助工作站为主干,其他行业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辅助力量的法律援助网络。截止目前已在全区各镇街、相关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51个,通过法律援助工作站受理初审法律援助案件154件。进一步完善“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将辖区内6家律师事务所、5家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纳入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圈,确定30位律师作为点援律师,让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法律援助,降低维权成本。
  三是“组团式”进驻,提升法律援助专业性。整合现有法律资源,根据不同专业特长对87名从业律师进行洗牌,建立四支专业律师团队,分别派驻娄桥、梧田、泽雅、丽岙四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组团式”法律援助服务。组建法律援助志愿者团队,实行进驻值班制度,分别于每周二和每月10日的看守所“接见日”,每周工作日上午在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每月15日和25日的检察长接待日,各安排一位法律援助律师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代书、初审法律援助服务,共同参与信访接待,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开通“一周值班信息早知道”提醒功能,每周一通过各平台发布援助中心、法院、检察院、看守所工作站律师值班时间与坐班人员等,畅通法律援助与群众之间的联系。

 

 


 

信息来源: 浙江省司法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