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三个工程”抓好基层人民调解质量提升工作
- 发布日期: 2016- 04- 26 16: 30
近年以来,嘉善县司法局着力做好人民调解案件质量提升工作,通过抓好队伍建设、档案管理、基层基础建设三项工程,有效提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矛盾纠纷能力和调解质量,2015年,全县基层人民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554件。
狠抓队伍建设,开展人员素质优质化工程。积极从退休教师、法官、检察官、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及其他领域中选拔热衷调解事业,且兼具调解和法律基础知识的优秀人才补充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每年初制订年度人民调解培训计划,落实专题定向培训与面上统一培训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举办全县综治司法信访干部脱产培训班、镇(街道)调解干部巡回培训讲座、企业工伤纠纷人民调解员专题培训活动和司法所人民调解员月度动态分析会等方式,确保了全县专职人民调解员年度培训不少于40课时,兼职调解员不少于25课时。开展“传帮带”年轻调解员培养工作,以村(社区)调解员为例,三年内启用“80后”人员达到41人,确保了基层调解一线后继有人,衔接顺利。
狠抓档案建设,开展调解卷宗规范化工程。落实案件制作培训长效化。每月定期召开司法所人民调解卷宗制作工作例会,针对书面调解卷宗制作进行长期的综合培训,从卷宗的封面制作统一、内容规范化撰写、附件材料完整、后期回访及时、文字表达零瑕疵等9个方面统一开展集中讨论和司法所互查。同时,局基层科不定期入驻村(社区)、专业性调委会,开展案卷制作培训,每季度集中开展镇(街道)、村(社区)调解组织调解卷宗随机抽查,对来访的接待记录、案卷的制作规范性和归档的及时性进行不间断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并进行通报,促使全县基层调解组织案卷制作、归档的“零误差”。通过开展“十佳”调解案例、“十佳”调解员评选活动,撰写调解案例报纸专栏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案卷的品质。
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开展提升群众满意度工程。一是做好司法所基础建设,提升硬件设施,统一了所内外标识标牌,全县9个司法所配齐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录音笔和微单相机等先进电子设备,所均面积达到235平方米,每个所有专兼职工作人员6名以上,省星级规范化司法所覆盖率达到100%。从去年开始,每个司法所派驻一名青年律师每周至少一天参与人民调解工作,为集中化解疑难纠纷,开展日常性调解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力支持。同时还组织司法所长前往海宁、桐乡学习先进司法所建设经验,提出明星所建设方案。二是开展特色调解工作。姚庄镇开展“四诊四化”新型人民调解模式和村(社区)调委会聘请调解监督员活动,经济开发区(惠民)街道开展“以企调伤”工作,西塘镇建立景区调委会专项化解游客纠纷,都收效明显。三是开展“五心”优质服务。今年,在全县基层调解组织中开展热心接待、耐心倾听、细心记录、用心解释、尽心调解“五心”调解服务,并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四是推进警调衔接机制。通过加强与公安派出所的合作和衔接,在实现了镇(街道)警调衔接全覆盖的基础上,切实发挥公安维稳、调解止争的作用,今年截至3月底,已通过此渠道化解疑难、突发性矛盾纠纷135起。
信息来源: 浙江省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