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法律服务行业发展快速
- 发布日期: 2016-02-04 16:44
2015年,宁波市不断夯实法律服务基础、扩大法律服务市场、打响法律服务品牌,带动全市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行业整体快速发展。
一是壮大服务规模。积极推进律师等法律服务行业规模化发展,通过合作、合并等方式,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实力。制定出台了《律师事务所规模化建设“3660”三年行动规划》,确立了3家百人所、6家七十人所、6家五十人所、10家三十人所的规模化建设目标。截至2015年底,该市已建成百人所1家,七十人所2家,五十人所6家,三十人所5家。此外,全市律师事务所数量达142家,同比增长2.9%;律师人数2036人,同比增长7.8%。
二是拓宽服务市场。全面深入企业、政府、社区、商业广场等多个领域,积极承担企业法律咨询、政策法律论证、群众纠纷调解、重大工程公证等服务项目。同时,与发改委、金融办等部门协作,鼓励律师开拓新兴、高端法律服务领域,并逐渐在“新三板”市场中站稳脚跟、树立本土品牌。据统计,去年全市律师共担任企业法律顾问5913家,新增232家,创收1.97亿元,同比增长10%;承接商业民事诉讼案件36417件,创收5.28亿元,同比增长13.1%。
三是优化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提供服务,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集合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项目,进驻全市各乡镇(街道),打造综合性的基层法律服务“便利店”,创一站式的法律服务品牌,基本形成村、社区半小时法律服务圈。截至去年底,全市已设有公共法律服务窗口153个,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年服务群众1.7万余人,化解矛盾纠纷2.6万余件。
四是积极服务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引导律师、公证员服务当地中心工作,助力经济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市律师累计参与地方政府决策和制定规范性文件21件,提供法律意见建议1080条;全年参与接待涉法涉诉信访4391人次。此外,主动担当司法救助责任,继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据统计,近年来宁波市法律援助案件连续以近10%的速度增长,去年案件数量已突破1.6万件,年帮助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超1.2亿元,连续4年实现“零投诉”。
信息来源: 浙江省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