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三监狱“四强化”“四提升”加强狱内疾病防控工作

  • 发布日期: 2016-02-29 16:19
  • 浏览次数:

  近年来,省第三监狱以“四强化”“四提升”为抓手,大力夯实医疗基础工作,增强监狱医疗救治能力,有效保障罪犯生命健康权益,有力确保了监狱持续安全稳定。
  一、强化三级预警,提升疾病防治成效。以“罪犯疾病状况三级预警管理”为基础,建立了全方位的慢性病管理体系,有效增强罪犯疾病防控实效。一是强化慢性病普查工作。通过入监体检、健康体检、因症就诊等途径进行慢性病筛查,建立了新收入监罪犯的定期随诊、监测制度,健康体检结果综合分析制度和细化日常巡诊、就诊工作中的体格检查和各项辅助检查,确保各类慢性病的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及早治疗。二是强化慢性病监测管理。充分发挥各押犯监区的卫生哨点作用,实行罪犯疾病状况的双向信息反馈制度。制定《病情告知书》和《疾病分级预警鉴定表》,并通报所在押犯单位进行日常病情的动态监管,要求各押犯单位细化罪犯疾病状况分级预警监测,每月定期以填表的形式向监内医院反馈。建立了罪犯调整监区的服药医嘱书面交接和医院定期核查制度,落实疾病分级的定期随访制度。对一级预警罪犯实行每月2次的病情随访;对二级预警即住院治疗中的病犯实行三级查房制度;对三级预警病犯每月安排至少1次病情随访。三是规范慢性病档案。建立监内慢性病电子档案管理平台,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查找布控、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慢性病犯的疾病状况和服药治疗情况等动态信息,提升医院干预治疗和跟踪回访成效,减少危重、残障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
  二、强化前置预警,提升卫生防疫水平。按照“预防在先、防范在前、树立大安全意识”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一是广宣教,普及健康知识。监狱医院采用板报、宣传资料、宣教视频和邀请地方有关专家进监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2015年先后开展慢性疾病管理、老年性疾病防治讲座2次,“结核病防治”“季节性流感防治”“防暑降温”等知识宣教3次和“艾滋病防治”宣教活动。二是重防控,减少流行性疾病爆发。组织了狱内罪犯的疫苗接种,在2015年4月份和7月份监内先后出现肠道传染病和流行性感冒时,及时启动防治预案,设立临时隔离区,防治交叉感染。按照“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原则,对有疾病蔓延苗头的单位进行每日两次筛查,对全监公共区域、监舍、小组等环境和空气消毒,全方位消除传染源,2015年发病人数均较以往同类疾病明显减少,并实现了疫情严重并发症零发病。三是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针对性体检工作。对60岁以上的罪犯分上半年、下半年进行体检,对患有慢性病罪犯进行定期随访,确保及时掌控相关病情。
  三、强化监地合作,提升医疗救治能力。监狱医院加大与地方医疗机构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社会医疗资源,为罪犯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针对监狱医院尚无“精神科执业资质”的现状,监狱与衢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签署了专家定期进监门诊的合作协议,采取专家每月一次常规进监门诊与有需求即刻响应相结合的形式解决了精神病犯的医疗问题,填补了监狱医院该领域工作的短板,保障了精神类疾病罪犯的身体健康和监管安全。二是引入社会医院多科室专家进监会诊。监狱医院对巡诊、就诊中和罪犯来信内收集到的一些监狱医院不能解决的或是疑难病例进行登记,邀请有关专家来监进行会诊,减少了罪犯外出就诊次数,节省了带押警力。三是开展远程会诊工作,充分利用远程会诊平台解决临床问题。先后与网络内的监狱中心医院、柯城区人民医院开展会诊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诊疗水平。
  四、强化管控举措,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是贯彻预防在先的理念开展工作。在新犯入监体检时即告知如实陈述病情的必要性,入监教育期间即由民警讲解监管医疗的政策,解答新犯的疑惑,在押期间充分发挥监区卫生员的卫生哨点作用及时为监区罪犯答疑解惑。将病情符合三级预警又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犯及时纳入近期关注对象名单,采取每周随访方式及时获知病情以便开展治疗。二是开展应急抢救预案的定期演练。医院每两个月开展一次急危重症预案的抢救演练以熟悉处理措施。建立演练中增加并发症处置的内容以更真实地模拟病情,在演练后进行点评和复盘以提高预案演练的质量。三是开展心肺复苏的急救培训,普及技能。全年邀请常山县红十字会应急救助培训师进监开展急救培训,312名罪犯通过应急救护培训考核,获得了常山县红十字会颁发的“应急救护合格证书”。四是配备适当的设备、药品以备应急之需。如长期配备用于门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善得定针,在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症处置抢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