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显成效

  • 发布日期: 2016-12-28 17:11
  • 浏览次数:

  温州市司法局立足职能,创新举措,以打造“民生法援、精准法援、智慧法援”为抓手,全力构建高效、便捷、惠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贴心高效法律服务。
  一是立足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打造“民生法援”。 针对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群体,推行“免审查”“零等待”等服务,最大限度缩短受理指派时间。全面放宽法律援助领域,对司法鉴定事项取消范围设置,公证事项除经济类外,其他类别全面放开。加大商请类法律援助力度,使法院辩护率达到95.5%,2015年至今办理商请类法律援助案2359件。创新“法律援助户”制度,将符合有关条件的八类重点援助对象家庭确定为“法律援助户”,其家庭成员凭专用证申请法律援助免经济困难证明,计划年底全市范围“法律援助户”覆盖至少5000户。
  二是立足完善惠民服务体系,打造“精准法援”。全面开展司法所法律援助初审工作,将法律援助初审权限下放司法所,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法律援助服务,打通法律援助和困难群众间“最后一纳米”,今年初审案件2603件,初审率达30.6%,申请率达71.5%。重点做好看守所、妇联、法院、检察院、商会、残联、劳动仲裁院的法律援助工作站业务,延伸至矾矿、民革、会展、童鞋行业协会等更广阔领域,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思路,今年全市新增52家,在88.9%的工作站设立值班律师。探索跨地区法律援助合作模式,与湖北省阳新县司法局深化合作,在温州湖北商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基础上成立湖北省阳新县司法局驻温州法律援助服务中心,成为全国首家通过跨地区协作机制设立的正式立编法律援助服务机构。
  三是立足创新信息化服务模式,打造“智慧法援”。全力做好全省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初步建立起集智能评价、智能监管和智能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法援”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基于信息化基础的百分制评估、基于分类管理的全程跟踪、基于移动互联应用“微法援”掌上app三大核心功能。“智慧法援”系统上线以来,全面应用于法律援助业务办理全过程,目前已在线评估法律援助案件2207件,通过系统发送案件监督信息5617条,收到律师回复办案进度信息7314条,办案信息回复率95%,app法律援助律师使用率超过90%,通过app受理法律援助案件、解答法律咨询33件,当事人短信回馈满意率达99.2%,显著提升监管效率和案件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