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区司法局打造“二三四”工作模式深化社区矫正工作
- 发布日期: 2016-12-26 18:36
椒江区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着力打造社区矫正“二三四”工作模式,即通过两项联动工作机制、“三位一体”工作队伍、四项管理服务措施,不断深化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找准切入点,建立两项联动工作机制。一方面,加强公检法司监的横向联动。与区公安局联合发文,健全完善区社区矫正工作衔接机制,明确社区矫正人员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网上追逃社矫人员等流程;联合区检察院重点检查社区矫正人员定期报到和思想汇报、参加社区服务工作等各类台账,每月对“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中社区矫正人员定位监控记录、违规、奖惩等情况进行台账与平台实时记录核对式检查;联合区法院着重做好未成年社矫人员的衔接、监管和回访工作;组织人员深入监区内提前对即将假释人员开展调查活动,通过现场沟通交流,做到“暖其心、正其身”,为出监矫正提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加强区、街道、村的纵向联动。推进区、镇(街道)、村(居)三级信息监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在区司法局建立社区矫正信息中心,动态监管社区服刑人员,指挥、协调和处置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越界、定位手机关机等异常活动情况和社区矫正突发性事件,指导、检查和监督司法所社区矫正日常工作进展情况;在街道司法所由专人负责社区服刑人员实时动态监控,向区社区矫正信息中心报告并协助处置社区服刑人员异常活动情况和社区矫正突发性事件,跟踪引导村(居)落实帮教帮扶措施情况。
二、抓住立足点,建立“三位一体”工作队伍。建立以司法局工作人员为核心、社会工作者为辅助、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社矫安帮工作队伍体系。一是以司法局工作人员为核心。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建立了以区司法局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的核心队伍,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日常管理、监督、教育和服务。二是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辅助。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专业的人员,在司法局的指导下,承担联系沟通服务对象、开展“一对一”的谈话教育、心理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等专业化工作。三是以社会志愿者为补充。吸纳村(居)委成员、社区矫正人员家属、离退休干部、高校师生充实到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中来,组建帮扶工作小组,对服务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帮扶。
三、明确关键点,落实四项管理服务措施。一是开展心理行为专业矫治。在区社区矫正劳动教育基地开设“心理矫治工作室”,承担对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矫治等工作。二是实施就业帮扶与安置。为更好解决社矫人员就业问题,针对每一位矫正对象,了解其特长、兴趣、技能基础,专门制定就业培训方案,通过实现就业,增强生活能力,重塑生活信心。三是组织参加公益活动。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的要求,因地制宜,有效整合团区委、妇联、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及其他社会义工组织的活动资源,充分发挥社矫人员的专业和特长,开展服务群众、回报社会等公益活动。四是关爱矫正对象家庭。通过多种渠道,想方设法为特困社矫人员提供帮助,有效解决他们的生活、医疗、婚姻等困难问题;逢年过节,由区司法局领导带队赴辖区内的社区矫正困难对象进行家访,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现状以及面临的具体困难,向他们发放慰问品,鼓励他们要照顾好自己和家人,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树立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