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司法局四措并举提升社区矫正教育水平

  • 发布日期: 2016-11-23 17:11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萧山区司法局在日常社区矫正帮扶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不断丰富教育载体和内涵,真正实现了教育改造目的,做到从源头上预防。
  一是针对性集中教育。将每月15日定为全区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日,依托已经建成的社区矫正指挥中心,通过视频连线的直播方式,邀请专家授课,并进行现场点验。为提高授课的实际效果,各司法所在开展日常集中教育时,注重收集社区服刑人员感兴趣的课题及普遍存在的问题,上报区局矫正科,便于有针对性地确定授课主题及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自集中教育开展以来,已开展了心理疏导、萧山历史、法治思维、远离毒品、预防犯罪等主题教育,具有较高的生活指导警示意义。
  二是私人化掌上学法。研发了全省首个综合性社区矫正app“萧山e矫”。该款app集面部识别定位、在线学习、线上谈话、就业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社区服刑人员可以通过手机账号及面部识别登录,在线学习法律法规、法治案例等内容,系统后台将自动计算学时。app上线以来,全区社区服刑人员已累计学习7152小时。同时,该局要求全体社区服刑人员都关注“萧山司法”微信公众号,积极参与“微言说法”活动,通过法律问题的探讨提升法律常识储备量。
  三是便利性自我提升。发起了以“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在21个司法所设立图书角,购买了第一批学习书籍共计2100册,内容涵盖了法律、人文、社科、教育、生活等多个类别,图书将分年分批次不断进行更新补充。社区服刑人员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到司法所的图书角进行自学,工作人员根据学习情况登记学时。在学习间隙,社区服刑人员还可与司法所工作人员聊天谈心。司法所工作人员集体参与了心理咨询师培训,有17人顺利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在帮助具有内向、孤僻、不良心理倾向的社区服刑人员克服心理障碍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四是多样化辅助体验。除三项固定学习制度外,该局会不定期组织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安排参观美德档案馆学习身边的好榜样,到南郊监狱集中教育基地“体验”高墙内的生活。与区关工委、区检察院、区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合作,加强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关心教育,帮助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办理低保、医保和劳保等事项。联系专业的心里咨询机构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让社区服刑人员勇于正视自己。与全区2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通过提供工作岗位、提供技能培训等方式,为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提供帮助。

 

 

信息来源: 浙江省司法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