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司法局“三融合”强化社区矫正人员心理矫治

  • 发布日期: 2016- 11- 23 17: 10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永嘉县司法局以发展队伍、完善方案、拓展渠道三大举措推进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目前,该局累计为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心理辅导1217人次,开展重点矫正人员心理咨询97人次,开展未成年矫正人员心理疏导9人次,心理辅导与重点人员心理咨询覆盖率均达到100%。
  一、专业机构融合社会力量,组建高素质心理矫治队伍。与永嘉县家庭心理学会签约,依托心理咨询机构专业技术优势,吸纳村居帮教人员与志愿者代表,成立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小组。聘请该机构13名心理咨询师会同永嘉县局11名获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工作人员,共同主导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开展常态化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发挥矫正小组心理矫治作用,由矫正人员家属或志愿者对矫正人员心理状态开展长期跟踪记录,协助心理咨询师,解决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薄弱问题,确保每个社区服刑人员至少有一名矫正小组工作人员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关注。
  二、心理测评融合行为监督,制定科学化心理矫治方案。全面开展心理测评,结合矫正人员性格类型、精神状态、犯罪暴力程度对社区矫正人员分类,落实“一人一案”原则,从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两方面入手制定矫治方案。由心理咨询师分析导致矫正人员不良行为习惯的心理原因,在日常监管中,注重社区服刑人员行为督导,由矫正小组成员对矫正人员不良行为嗜好提醒、督促,跟踪矫正人员心理波动。对矫正人员急躁、暴力、抑郁等异常心理波动,及时与司法所反馈对接。根据心理矫治效果、进程,调整修正心理矫治方案。目前,该局全部矫正人员都已建立心理跟踪档案。
  三、课堂教育融合实践矫治,打造长效化心理矫治机制。倡导理论学习结合社会实践的心理矫治模式,依托社区矫正学堂与社会实践基地,建立常态心理矫治教育阵地。一方面,每月由心理咨询师在社区矫正学堂开展一次心理辅导课程,通过励志故事、案例讲述等方式鼓励矫正人员与人交流,努力引导矫正人员树立阳光、积极心态。另一方面,每月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前往社会实践基地、福利院、公园,通过开展卫生清理、“爱心义助”等活动,呼吁社会关注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引导社区矫正人员克服自卑心理,融入社会。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开设心理矫治课12堂,组织矫正人员参与社区服务2100余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