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建设取得成效
- 发布日期: 2016-11-15 17:47
近年来,嘉善县致力于加强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建设,确保在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并形成了一整套运作良好的工作衔接机制。2012年以来,全县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28496件,调处成功28398件,平均调处成功率99.5%以上,涉及标的5.66亿元。
一、建好一张调解组织网络,延伸基层调解组织触角。截至今年10月底,该县建立各类基层人民调解组织231个,其中村调委会104个,社区调委会50个,乡镇调委会6个,街道调委会3个,实现全覆盖;企事业调委会42个,区域性、行业性调委会26个,调解员总数达到2863人;民情工作室121家,个人调解室9个,民间和谐员队伍185支。在指导管理过程中,突出因地制宜建设和个性化管理,建立了一系列富有当地特色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如在旅游景区西塘镇建立旅游景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在陶庄镇废铁集散市场、嘉善县木雕城、嘉善县商城等地建立专项行业性调委会;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嘉善县经济开发区指导当地企业调委会建立“以企调伤”调解模式,大大提升了当地调解工伤案件的效率。扶植各种民间团体和个人开展个性化调解,在大云镇建立“三员一老”调解室,阳丽平、毛寿兴、李春芳等个人调解室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和好评。
二、建好三个调解媒体平台,实现止争弘法双赢目标。创办《嘉善老娘舅》电视调解节目,开展聚光灯下的调解活动,每周一期,已播出156期,成为当地法治文化品牌。为充分保障电视调解的顺利开展,会同有关部门开辟包括12348热线、县广电台热线和司法所直接受理三条求助绿色通道,提供全年24小时无休的调解受理服务。建立了由基层调解干部、老法官、老检察官、老律师等调解骨干组成的金牌老娘舅队伍,并设置了律师以案讲法的环节,在开展调解工作的同时,发挥法治宣传教育作用。在《嘉兴日报》嘉善版开设司法行政老娘舅调解专版,每月刊出2个调解案例,并配以“律师说法”“新法速递”“法治动态”等栏目,已经刊出25期。设立“嘉善普法”微信公众号,在每周推送多例调解案例,开展以案释法的同时,开设网上调解预约功能,帮助广大群众快速就近调解。
三、建好四大调解衔接机制,加快形成部门合力。一是全面推进人民调解与诉讼衔接工作机制。2012年,在西塘法庭试点运行良好的基础上,会同嘉善县法院建立联调办公室,全面启动嘉善县人民调解与诉讼衔接工作。截至目前,通过该项机制已调处纠纷300余件,调处成功率100%。二是建立检调、物调衔接机制。先后会同检察院、住建局建立检调对接和物调衔接工作机制,通过建立优化部门衔接机制,大大缓解主管部门工作压力。三是全面推行警调衔接工作机制。自2011年建立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衔接联动机制并试点成功后,于2015年在全市率先全面启动该项机制,实现了镇级以上全覆盖,截至目前,通过该项机制已调处治安类矛盾纠纷1500余件,为缓和公安警力紧张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建好六个专业调解组织,发挥精准化解纠纷作用。自2010年4月成立首个行业性、专业人性人民调解组织——嘉善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来,在省市文件精神的指导下,陆续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全省首个流动环境保护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校园伤害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6个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2012年以来,嘉善县各类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14654件,调处成功14653件,调处成功率为99.99%。县医调会三专会诊+储备专家库共同介入医疗纠纷快速调解模式,保持成立以来近6年零医闹的纪录。县交调会的“六心”“四方联动”调解法受到调解当事人的普遍好评,于2014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被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受到嘉善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委联合发文表彰。
信息来源: 浙江省司法厅